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華裔天才少年16歲進哈佛的成功秘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0 11:25:34


 
  做事之前問自己為孩子好還是為自己好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自己建學校,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這樣做,也沒必要都這麼做。在跟潘若莎溝通過程中真正觸動人的,是她的認真和用心,她總在認真思考對於潘輝諾來說什麼是更好的教育,並且對自己思考的結果付諸實際。

  “不少家長總抱怨孩子這不好那不好,其實是自己沒有用心去做。”潘若莎說。一個鄰居見到潘輝諾非常愛讀書,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給他買的書“總是翻一翻就丟在那裡了”。潘若莎曾問鄰居自己是否讀書,鄰居回答:沒時間。

  一次鄰居的孩子過生日,潘若莎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們一起玩。

  潘若莎把孩子帶到了書店,面對各種圖書,這個孩子總是亂翻。潘若莎在一旁仔細觀察,發現雖然這個孩子在每一本書上都不會過多停留,但是當他看到一本恐龍的書時“多看了一會會兒”。潘若莎問孩子要不要買回時,孩子回答“無所謂”。

  到家之後,潘若莎先把那本書仔細地看了一遍,吃飯的時候便把書上有意思的內容拿出來跟孩子們一起聊。那個孩子聽了之後覺得非常新奇,飯後,迫不及待地把書找出來認真地看起來。

  在對潘輝諾的教育過程中,潘若莎總結出這樣的規律:孩子越小父母越不能著急。“父母著急,就把功利心給了孩子,孩子學會了這個之後,這個人的‘格局’不會大,走得就不會遠。”潘若莎說。

  現在很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有價值,就不停地給孩子買書,恨不得把整個書店搬到家里。其實,家長的這種行為也是一種推卸責任“書都買了,再學不好就不是我的問題了”。而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把孩子引到讀書這條路上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