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華人博物館清明工作坊介紹中國習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3 10:11:44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清明節即將到來,美國華人博物館本周末舉行一系列活動,向小朋友們介紹清明節的習俗,教他們如何製作風箏和紙花,不少美國人和中美聯姻家庭攜帶孩子來參加活動,希望孩子從小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

  4日是農歷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人祭拜祖先、緬懷先人的日子。博物館工作人員宋畫眉說,博物館舉辦一系列清明節工作坊,教小朋友製作風箏、剪紙花、講故事。放風箏是清明節一個習俗,象徵著晦氣隨風飄走,也寄托人們的祝願。清明節也是掃墓的日子,紙花表達了對親人的懷念,五顔六色的彩色紙張也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宋畫眉表示,舉辦這些活動目的,既是承傳中華傳統文化,也是向其他族裔介紹中華文化。當天來的人有華裔,也有西裔、非裔和白人。家長們跟著孩子一起認真地製作風箏,共享天倫之樂。

  白人母親格蕾(Sarah Grey)帶著一雙兒女來學習,她在世界衛生組織工作,曾經派駐北京,兩個孩子在北京生活了4年,會講國語,還有中文名分別叫捷西和雷歐。格蕾說,她想讓孩子記住他們接觸過的中國文化,也讓他們了解美國社會裡中國文化的特色,孩子們對這些都覺得很親切自然。

  博物館還請來詩書琴棋的畫家和書法家現場潑墨揮毫。岑全遠老先生畫了許多張梅花贈送參加活動的家庭。有一位白人家長很喜歡,說回家要用鏡框鑲起來。關子源老先生則給每一個人用書法寫他們的名字,還介紹書法的演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