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多國學者在良渚感悟文明魅力
http://www.CRNTT.com   2024-11-28 11:25:54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據新華社消息,栽培稻、成套農用工具、灌溉系統……走進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博物院,英國杜倫大學考古學者羅賓·科寧哈姆頻頻用相機記錄所見,不放過任何感興趣的細節。

  儘管這是科寧哈姆首次來到中國,但在遙遠的英國課堂上,“良渚”是他所教授的世界文明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回去後,我可以把良渚的實物圖片展示給學生們。”科寧哈姆指向他最感興趣的展品——一把石鐮。石器整體呈黑褐色,器身扁平如戈形,單面弧刃,是5000年前中國長江下游先民用於收割的農具。石鐮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使水稻收割實現量產。

  “之前,我只在書上見過它。今天終於目睹,真的很有意思。”科寧哈姆說。

  第二屆“良渚論壇”日前在杭州舉行。300餘名考古學家、作家、音樂家等中外嘉賓從6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此,探訪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追尋歷史古跡,感悟文明魅力。

  行走在展廳中,學者們發現,良渚古代技術發展和傳播的脈絡貫穿整個空間。當傳統文物結合大型油畫、數字多媒體、3D打印、AR技術進行展示,早期文明的特徵“零距離”浮現在人們眼前。參觀者由此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良渚古城的歷史盛況。

  “10年前我第一次來到良渚時,需要在腦海中想象5000年前的古城形態。如今,良渚古城遺址已經能夠很好地呈現‘原貌’,這對我有很大啟發。”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米田穰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