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得福”的23年移民奮鬥史
http://www.CRNTT.com   2021-02-03 11:50:10


 
  玉泉營開發區是1991年就開始建設的吊莊移民點,當時自治區政府從玉泉營國有農場劃出一片荒地,交給西吉縣政府來安置吊莊移民。1996年9月,黨中央作出推進東西部對口協作的戰略部署,其中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共同推進寧夏扶貧工作。1997年4月,自治區政府根據閩寧第二次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作出的決定,又劃撥出1.8萬畝土地,由閩寧兩省區共同建設移民村。

  站在這片剛剛被規劃建設移民村的戈壁荒灘上,謝興昌的心涼了大半截。“我當時跟同行的村民說了四句話,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沙灘無人煙,風吹石頭跑。”謝興昌說,當時的閩寧村真的是一無所有。

  對移民點倍感失望的謝興昌,準備帶著村民回西吉。玉泉營的一位西吉幹部勸他多留幾天:“後天有自治區和福建來的領導在這裡舉行閩寧村的奠基儀式,你們等著看看再走也不遲。”1997年7月15日,閩寧村奠基儀式在這片戈壁荒灘上舉行。台下,身材瘦小的謝興昌內心激動,使勁往前排擠。

  “福建幫我們一起建移民村,不光給資金派幹部,還要派技術人員幫移民發展產業。一下子我對這個地方的發展前景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判斷。當時就決定哪也不去了,要搬就搬到這裡。”謝興昌說。

  “懷裡抱著一個鍋,腳下踩著一床被”

  參觀完閩寧村奠基儀式,謝興昌和他的“考察組”決定立即返回西吉老家,動員大家移民。可是這裡雖然前景不錯,但目前仍然是一片荒涼。謝興昌知道單憑一張嘴,是沒辦法說服老家的鄉親們來移民的。正犯難時,謝興昌路過距離閩寧村只有4公里的國營農場,一片綠油油的莊稼讓他心生一計。

  “我跑到地裡,挑個大、飽滿的玉米棒子和高粱穗子,各掰了四個。有了這些莊稼作證,可以回去給鄉親們證明這個地方是能種出糧食的。”謝興昌說。回到紅太村,謝興昌組織村民開會,拿出從玉泉營帶回來的玉米和高粱,並當場和老家種出來的稱重對比。經過兩次會議動員,終於有13戶人家答應和謝興昌移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