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浙江鬆陽:江南老屋複活記
http://www.CRNTT.com   2018-06-01 16:42:21


浙江省鬆陽縣三都鄉楊家堂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老屋掩映在綠樹中。新華社
 
  雜貨、小吃、彈棉、蓑衣、杆秤、裁縫、畫像、刻章、打鐵……從朝天門走到鬆陰溪邊,長達兩公里的鬆陽老街上“百工”競放,仿佛時光倒轉。

  像朱葛明一樣的鄉村手藝人,長年累月在老街謀生,平靜的歲月一晃就是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

  與共和國同齡的王顯運,年輕時在縣醫院參加過臨床醫學培訓,後來當過“赤腳醫生”,走村串戶給村民看病。上世紀90年代初,王顯運在老街開了間草藥鋪,20多年來搬了十幾處,但從未離開老街。

  草藥鋪的門邊、地上、貨架、天花板上都是草藥。端午節臨近,王顯運這幾天忙著幫顧客調配“端午茶”。

  這是一種流行於鬆陽民間的傳統保健茶飲。根據個人口味、脾性、體質等不同,精心配制石菖蒲、山蒼柴、魚腥草、樟樹葉、桂皮、艾葉等草藥。

  2012年,在多方討論和規劃的基礎上,鬆陽結合“名城名鎮”創建,啟動實施“明清街”整治一期工程。

  在沒有搬遷、沒有停業、沒有拆除的情況下,完成了老街的電力線和通信管線下地、污水管道埋設、消防改造提升和路面重鋪青石板等硬件設施改造。

  為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鬆陽尤其重視對鬆陽傳統手工藝的“活態保護”。

  深入鬆陽老街,呈現在面前的不是一條外舊內新、有物無人的“仿古街”,而是一幅貨真價實、活態盡顯的傳統生活場景。

  老街在歲月中鋪展延續,“百工”手藝也得以傳承發揚。

  舊日斑駁的門板、舊時堅固的木頭桌凳,篤悠悠敞開門店迎客,家常的爐火上手工烘制的月餅熱氣騰騰、滿街飄香,“煨鹽雞”、 “沙擂”等鬆陽特色食物,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鬆陽人付出巨大心力,對老街實施“修補性搶救”,不求虛假繁榮的“裡子工程”,造就了一條活著的“歲月長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