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浙江鬆陽:江南老屋複活記
http://www.CRNTT.com   2018-06-01 16:42:21


老屋一角。新華社
 
  今年81歲的三都鄉酉田村村民徐連雲,住了一輩子的老屋已經完成了修繕。見到“老屋辦”工作人員,老人仿佛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激動得一把抱住,連連感謝。

  “老屋辦”副主任王永球介紹,鬆陽老屋修復的技術保障工作由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負責,制定修繕導則、概算指南、技術圖册、項目驗收規範等具體技術文件,形成了傳統建築修繕利用的“鬆陽標準”。

  目前,鬆陽全縣申報的第一期142幢老屋已全面開工,其中已完工約115幢,餘下部分計劃今年8月底前完成。

  三都鄉毛源村村民徐關善家的老屋已有150多年歷史,修復時新增了衛生設施、采光明瓦,日常生活更加舒適便捷。

  徐關善說,老屋修復了,村裡的年輕人也願意回家了,家族和村落風俗文化的“根”和“魂”也回來了。

  “修復過程中,老屋產權人都會參與其中。某種角度來說,修復的除了老屋,還有因老屋而聯結在一起的人心。”鬆陽縣副縣長謝雅貞說。

  “百工”歸來 老街複活

  杆秤是中國古老的衡器,在一些場合仍在使用。磅秤、電子秤出現以前,人們用得最多的就是杆秤,幾乎每個家庭和商鋪都有幾杆大小不一的杆秤。

  鬆陽老街上有一家“縉鬆秤店”,不足兩米寬的店門口上方懸掛著一塊用木板簡單做成的招牌,其上白底黑字寫著店名。因為年代久遠,招牌已破損泛黃。

  這家秤店已經開了30多年。店主朱葛明是鄰近的縉雲縣人,他1978年來到鬆陽縣水南衡器廠工作,1985年在老街開起了自己的秤店至今。

  老街,縣域內村居生活的商業中心,鬧市炊煙的市井日常,連同傳統村落一起,共同構成了幾代人鄉愁的集體記憶。

  鬆陽老街位於西屏鎮,是浙江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商業街區,也是歷朝歷代鬆陽人生活的集聚地和十裡八鄉農商的交易場地,周邊以明清建築為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