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拍攝的水位下降後的三峽大壩夜景。按國家防總要求,三峽水庫加大下洩力度。5月20至22日,三峽水庫水位下降近1米,為中下游抗旱增加補水6億多立方米。 |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美國《僑報》5月29日載文《解決“後三峽”難題需要理性》,摘要如下:
建,還是不建,這是一個問題;利,還是不利,這更是一個問題。關於三峽工程的質疑與爭論,自論證到移民,從正式開工到建設完成,數十年來似乎從未停止過。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了50年一遇的嚴重乾旱,三峽工程再次引來懷疑的目光。特別是中國國務院近日通過的《三峽後續工作規劃》,更被外界解讀為官方“首次承認”三峽工程的負面影響。
根據《氣象知識》援引史料記載,中國地處東亞季風區,降水變率大,乾旱和洪澇災害頻繁,旱災往往在較大範圍發生且可持續多年。最近1000年來重大乾旱事件就有14例,出現於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和不同冷暖氣候背景下,包括1637到1643年的崇禎大旱。該刊在2004年就已預測,在過去1000年的氣候變化歷程中,最近的50年尚屬於氣候條件較好的時段。因此,對於未來出現重大氣候乾旱災異的可能性應予重視。
由此可見,有無三峽大壩,乾旱都有可能發生。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現、全球氣候異常,很多都是人類的傑作,但其成因卻極其複雜。三峽的存在到底對周邊氣候、地質及生態環境影響幾何,這需要長期的數據觀察和分析,不能憑空臆想,隨意推斷,最好的方式是交給時間和歷史去檢驗。
事實上,任何一個改變自然環境的工程總是利弊兼有,更何況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它的利與弊更是一言難盡。三峽工程可以說是中國幾代人的夢想,論證建壩就用了幾十年時間,它的可行性研究在當時的中國堪稱最認真的,爭論也是相對最公開的,建設它的最終決定甚至經過了全國人大的投票。儘管也有棄權票、甚至反對票,但之所以確定要建設,無非是因為利遠遠大於弊,而非只有利而無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