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危機為轉機 智利實現國家復興
1、重塑智利形象 小國贏得世界足夠尊重
兩個多月來,智利被困礦工就一直為世人所矚目,也為中國人所關心。除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同情感之外,在這場馬拉松般的求生與營救過程中,每個礦工積極樂觀的精神和對個體生命價值的絕對尊重,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無論從事故原因到方案設定,從井上井下的溝通到許多體貼的救援細節,由於有了全方位的、透明及時的媒體報道,仿佛勵志電影一般鼓舞人心,甚至被譽為“最好的國家形象宣傳片”。(湖北《武漢晚報》)
智利成功營救33名銅礦礦工的行動,通過各主要國際性電視台現場直播,成就了一次感動全世界的礦難救援行動。毫無疑問的,這次近乎完美的救援,一夜之間也完全改變了人們對智利這個拉丁美洲國家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它贏得了全世界的喝彩。總統皮涅拉和智利人也因此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國民形象大大提升。有通訊社進而引述一位叫莫拉諾的美國研究人員的話說,這次救人行動,整個過程體現出他們(政府)的嚴肅認真,無論是耐性、計劃、資源的調度,都凸顯了智利是個發達國家。(新加坡《聯合早報》)
嚴重的礦難事故,無論對哪個國家來說,都是負面事件,但智利當局想盡辦法,通過人性化的救援,將其變成了國家形象的宣傳片,展現出應對危機的能力。此次礦難救援,讓世界知道了智利這個國家,知道了智利人是如何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的。智利政府的救災表現,不僅提升了國民的凝聚力,宣傳了智利,也將成為長期存在激烈領土紛爭的智利和維多利亞關係解凍的契機。(山西黃河新聞網)
2、躋身“明星國家” 智利借機實現國家復興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龐中英說,通過地震和此次礦難營救,智利徹底擺脫了曾經的“失敗國家”形象,“上世紀70年代,拉美國家裡,智利是失敗國家的典型,軍政獨裁,經濟崩潰,但通過最近幾年國家轉型,成為了拉美的‘明星國家’。”(北京新華網)
本次歷時兩個月的營救行動,無疑為智利做了一次廣告,“通過智利這一案例可以看出,國家公關這件事情不需要專門去做,而在於透過一次次突發事件,向外界傳達以人為本的理念,只有展現出一個國家對於生命的重視,其他國家的民眾才會對某國形象加深印象。”龐中英分析。龐中英進一步分析,“通過這次營救事件,全世界媒體雲集,外國人也開始瞭解到原來智利經濟、社會運轉良好,這就不僅只是一次偶然營救成功,而是建立在智利社會轉型基礎上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側面展示機會。”就像受困礦工Mario Gomez的嫂子Belgica Ramirez說的那樣:“這次救援給整個國家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因為此前世界上還沒有多少人認識智利這個地方,但是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這裡,知道我們是如何互相幫助的。”
在救援現場,雖然設有多道關卡,但是政府公開透明、暢通無阻的信息渠道,還是讓記者們可以方便地得到各種素材。智利政府對世界各國媒體也採取開誠布公的態度,勇敢承認工作失職,對官員作出果斷處罰。兩個多月裡,智利成功地令眾多媒體對此次事故,持一致的讚揚態度。在全球媒體對救援持續跟進的所有報道中,難以找到負面新聞。(北京《法制日報》)
3、礦難救援成功 皮涅拉政治生涯大勝利
33名礦工遇險,原本會在人道主義的光芒下折射出國家礦業安全體制的漏洞,成為皮涅拉政府和智利國家形象的一場公關危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智利政府並沒有趨利避害、隱瞞回避,而是順理成章地將這一事件大方地擺在了全球的閃光燈下。從礦難發生到營救結束的69天裡,智利成功將危機化為轉機,國家形象經歷了一次完美塑造。(北京國際在線網)
8月7日,皮涅拉緊急中止在哥倫比亞的訪問,當晚就抵達事故現場。鑽井機打開與被困礦工的通道後,皮涅拉在全球媒體前激動地舉起了礦工們掛在鑽頭上的手寫字條。皮涅拉還通過他的微博,成為“政府發言人”,不斷發布最新官方信息。這不僅吸引了大量眼球,還同步召來了龐大的國際救援隊。(北京《法制日報》)
在救援最後兩天的關鍵時刻,皮涅拉堅守不怠,“上來一個,擁抱一個”。這位今年3月才在大地震的餘震中上台的總統,正在經受災後重建、經濟衰退、監獄罷工和支持率下滑的考驗。無論出于怎樣的意圖,甚至部分礦工家屬曾公然譴責總統在“作秀”,他在此次礦難事故中略帶個人英雄主義意味的表現,還是使其民眾支持率從50%左右飈升至70%以上。總統個人與國家政府在對外樹立形象上都取得了空前成功。(北京《法制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