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帶血的煤警示中國 治礦難先治官
1、省長自擔重要責任 問責還須彌補制度漏洞
黑龍江省省長栗戰書日前表示,對於鶴崗新興煤礦重大瓦斯突出爆炸事故,自己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印象之中,在如此嚴重的災難事故面前,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哪位高級幹部會承認自己負有領導責任。我們此前見識這幾個字眼,大抵都是在事後的追究中,在某位直接分管的領導幹部之所以被免職的原因里,才會有“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也就是說,不是他們自己“承認”的,而是組織上“強加”的。因此,那些被免職的人到底心里服不服氣,還是另一回事。同樣因此,栗省長能在事故原因尚未塵埃落定之際勇於承認“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就有一點了不起的味道。(廣東《南方日報》)
而礦難和腐敗是中國官員落馬的兩大重要原因,這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尤其是“煤礦大省”山西,一直有“晉官難當”的說法,從於右任,到孟學農,最後到王君,無一不在礦難中栽過跟頭。當時轟轟烈烈的“官員下台為礦難負責”的官員問責也都隨之展開。然而,直到今天,山西的礦難依然時常衝擊著國人脆弱的心理防線。
防止礦難的辦法,不應該是懲治官員,而是建立一套制度,去避免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有理由追問官員責任、打擊礦難後面的官僚腐敗。然而正如反腐一樣,真正值得我們去做的,不是找到多少貪官污吏,然後嚴懲以正法紀,而是找尋並健全一種制度,讓魔手無處下手,無處遁形。(湖北荊楚網)
2、利益鏈糾結權力鏈 礦工保護機制亟待完善
煤炭產業背後,是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條。開采、運輸、加工、銷售……在這條利益鏈中,煤礦工人無疑處於最末端。當其他環節成本增加,處於鏈條最末端的礦工,勢必將成為擠壓的對象:降低保障者有之,克扣工資者有之,而在安全生產、職業病防護等“周期長、見效慢”的環節,千方百計減少投入、降低成本,更是成了一些煤炭企業獲取最大利益的“不二法門”。(上海東方網)
尤其可怕的是,這可能使得礦難的發生範圍,從黑煤窑、小煤窑、民營煤窑向著大煤礦、國營煤礦進軍。因為“劣幣驅逐良幣”,在這樣的惡性競爭下,保障礦工權益,將增加成本、減少收益,而在這方面做得較好的企業,難免遭遇到“不平等競爭”。最終的結果,是“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拉低了整個行業對職工權益的重視程度,造成了整個煤炭開采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與利益鏈相伴的,還有一條“權力鏈”,資源決定著這根鏈條上權力的分配。相關的管理部門有“行政資源”,審批、監督、管理,“入幹股”、“官煤勾結”等等,正是權力向資源的“異化”。而煤炭企業則有資金資源、技術資源,擁有對“黑色黃金”的開采權。
同樣,處於利益鏈末端的礦工,在權力鏈中,也處於最末端。他們有的資源,僅僅是自身的勞動力,甚至僅僅是自身的健康。靠著這種“廉價”的資源,他們在礦井中工作,靠身體抵禦滿是粉塵的工作環境,用生命為各種安全隱患埋單。也正因為這種“資源”的“廉價”、“易得”,“你不幹,自然有人幹”,所以一些煤礦企業或是礦主能堂而皇之地置他們的工作環境於不顧,置他們的生命安全於不顧,釀成一起起事故。(北京中國網)
因此,要減少礦難的發生,還得從這兩根鏈條出發。在安全生產的管理與監督機制均“失效”的情況下,應該啟動利益調整機制。一旦發生礦難,輕則處以巨額罰款,重則關閉煤礦或企業。但礦難中十幾萬甚至幾萬的賠償,與“煤老板”積累的大量財富比起來,實在是“九牛一毛”。實際上,加大處罰,也正是增加礦難的“機會成本”,讓利益鏈條向著末端傾斜,雖然這樣的傾斜來得有點晚。同時,還需要強勢的法律推進重罰與重罰的執行,不用再讓“安全生產守門人”的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發出“重罰保平安難執行”的無奈感嘆。(北京人民網)
3、“帶血的煤”敲響警鐘 礦難頻發影響中國形象
長期以來,中國的煤礦安全問題備受指責,這次也不例外。中國的煤礦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危險的煤礦之一”,而在中國當礦工則是“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這是中國經濟全速增長景象的另一面。”法國《解放報》評論道,“礦工在為中國經濟機器的全速運轉付出沉重代價。”香港《東方日報》則將其稱之為“帶血的煤”。
“我們覺得很奇怪,世界上很少有國家會像中國這樣,礦難頻發。這一點外國人很難理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北京首席記者吉米•福洛庫魯斯直言不諱,本報記者遇到他時,他的同事們剛剛就黑龍江礦難發了一條新聞,吉米說,“中國正在世界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礦難頻發,給中國在國外的形象大大減分,影響很不好。”(北京《國際先驅導報》)
人們都說,美國無小事,因為它是超級大國,對世界影響巨大,因此,它國內的一個小事,都會成為全球輿論上的大事。同樣,中國人希望中國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享受那樣的尊嚴,那麼,中國就應該有這樣的自覺,所有在國內發生的事情,不要怕被用放大鏡來觀照,大國就是要有勇氣不怕“家醜外揚”,在壓力中完善發展,成為典範。中國的GDP發展,應該是綠色的、人性的、平衡的、完善的,而不是帶著鮮血、哭泣、黑暗。(美國《世界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