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保護好黑土地 保住中國糧倉
http://www.CRNTT.com   2022-07-16 00:01:36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6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5次會議通過了《黑土地保護法》,該法將於8月1日起施行。

  黑土地有“耕地中的大熊貓”之稱,保護好黑土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國的黑土區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大部分地區和內蒙古東部地區,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糧食產量約占全國1/4,商品糧更占到1/3之多,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長期以來中國人一直將那裡稱為“北大倉”。

  但由於長期高強度開發利用,加上風蝕、水蝕等侵害影響,導致黑土層厚度和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酸化、沙化、鹽漬化加劇,水土流失嚴重,對東北乃至全國的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帶來一定風險。近年來,東北黑土面臨“變瘦、變薄、變硬”的問題。

  為了保護好黑土地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所具有的關鍵作用,出台這部法律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黑土地是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後經過長時間腐蝕形成腐殖質後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適宜耕作而聞名於世,素有“糧倉”之稱。

  黑土地在大規模開墾種植之前,自然黑土腐殖質層厚度一般在30~70厘米,深的可達200厘米以上。可是,經過過去幾十年的開墾種植,黑土地已出現嚴重水土流失現象,土壤有機質含量僅剩原來的約1/3,土壤板結和鹽鹼化現象明顯,黑土層厚度在20~30厘米的區域已占整個黑土地總面積的約20%,黑土層厚度小於20厘米的占總面積的約12%,完全喪失黑土層的“露黃”土約占3%。這就是說,曾經“肥得流油”的黑土地,正在一點點地縮小、變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