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22-06-23 00:02:37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目標是5.5%,高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4.8%。中國要想實現既定的目標,應轉換思路,以更加積極進取的姿態,確保全年增長目標實現。

  首先,中國應一如既往,加大投資,增加就業崗位,實現社會穩定。中國投資不僅僅包括政府投資,也包括民間投資。中國投資不是傳統基礎設施投資,而是數字基礎設施投資。中國已經制定了加大投資的具體政策,將會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增加投資,確保中國經濟從傳統工業經濟盡快轉化為數字經濟。

  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有可能會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相互融合方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這些投資屬於規劃中的中長期投資而不是短期投資。換句話說,要想實現2022年經濟增長目標,長期投資只能起到基礎性作用,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其次,中國應進一步刺激消費,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是,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所指出的那樣,在拉動經濟增長諸要素中,消費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或者說,消費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其中既包括生產消費,也包括生活消費。中國增加消費,既包括增加生活消費,當然也包括增加生產消費。中國實施的一系列稅收政策,都旨在增加生產消費。

  過去中國在增加消費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勵農村居民從事旅遊服務。但是現在看來,如果只是單純增加生活消費,而沒有考慮長遠,那麼,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

  疫情期間,旅遊產業遭受重大打擊。如果繼續加大對旅遊產業投入,那麼有可能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壓力。中國在短期內不可能按照傳統政策,刺激消費。中國消費一定是生產性的消費,或者這樣說,是增長型的消費。譬如,中國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和第六代移動通信網絡領域,有可能會加大投入,通過鼓勵電信服務商降低價格,加快終端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從而確保中國消費者真正享受科學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福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