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發展新質生產力 實現六大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24-03-08 00:03:29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3月5日上午,14屆全國人大2次會議開幕,李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民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多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

  實現上述目標,積極財政政策適度加力,財政赤字率按照3%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控制在4.06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8.5萬億元,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人民幣,今年開始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先發行10000億元人民幣。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到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所有涉及企業的政策要注重與市場溝通、回應企業關切,精準做好政策宣傳,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綜觀2024年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功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概括起來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是2024年工作的主基調。

  首先,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全局性。過去促進生產力發展,主要關注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以提高生產力水平促進生產關係協調發展和上層建築的變革。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概括起來就是,通過改革生產關係,激發生產力,實現經濟快速發展。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改革目標是,通過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生產關係的變革,優化上層建築,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全局性是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強調全局性,就是要從生產力要素優化配置的角度出發,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為生產力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生產力發展必須從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優化布局出發,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生產要素的跨時空配置。著眼於生產和消費全產業鏈,以銷定產、以產促銷。形成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系統性的生產力發展體系。

  中國改革實踐說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只增加投入,而沒有考慮到消費。也不能通過消費,刺激生產,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業鏈系統既包括生產,也包括消費。供應鏈系統建設必須在生產、消費各個環節,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