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紀念“九一八”與對中日關係癥結的認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5 11:47:45  


 
  日人造假杜撰之本事,層出無窮。譬如柳條溝炸軌藉口之伎倆,六年後(1937)在蘆溝橋事變再度重演(說是幾個日本兵失蹤,需要中方負責為由而發動全面攻擊;遂而引起八年的抗戰)。再回到1931“九一八”事變糾紛過程中,我們發現日方因考慮其在華“鐵路壟斷權”,有違自1922華盛頓公約以來國際上承認對中國“門戶開放”政策之共識,遂乃密制“中日秘密議定書”十六條以自圓其說。並以蒙混方法,將此偽造議定書載入J.J.Macmuray之中外條約集。直至李頓調查團來華後,方知所謂秘密議定書,實乃中日1907年北京東三省事宜會議中之討論記錄。當時(光緒31年11月8日)日本向中方要求﹕在南滿鐵路收回以前中國不在該路附近建築並行線。但中方未允所請⑨。這個記錄卻被日本偷天換日地變成了一個中日秘密協議。殆至1945以後中日關係進入歷史上的第五階段。日本經過戰爭失敗的教訓,應該一改過去作風。可是日本政府(與教育部批准之教科書)一再否認1937-1945戰爭是對中國的侵略,並誣賴“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編造出來的。另外還厚顏否認日軍有“慰安婦”之設置。惹起中(台)、朝、韓、菲各國之髮指。美國國會眾議院也因此於2007年7月30日通過一項決議案,譴責日本在二戰時“慰安婦”不齒行當之外,並敦促日本政府為此事公開道歉;並在教科書中明確交代,用以正確教導日本年青人知曉歷史的真相。

  另外還有不太為人知的一件日本政府捏造事實的案例,發生於小泉首相任內。在2005年2月19日美國與日本“二加二”(即兩國的國防部長與外長)會議以後,日本政府透過媒體渲染稱已與美國達到一個所謂“週邊事故”的協議。意即日本的國際地位已提昇至一個地步,萬一美國需要應付亞太地區任何緊急事件,一定將是美國與日本共同出兵。本人由於好奇,特為檢視了當天由美國國務院發佈的“美日安全協商委員會聯合聲明”,遍查每字每句卻找不到任何相關的規定或暗示。再透過熟悉美國政府作業的友人查詢,也完全不得要領。結果在兩年後(2007;小泉下台後)經日本有名的《朝日新聞》透露,所謂的“週邊事故”協議,跟本從頭就不存在。完全是日本胡謅的。

  在東海的釣魚島之爭,日本曾一度說該島是美國在1972年沖繩(琉球)“回歸”時一並轉讓給日本,因此日本對它擁有主權。但後來經美國國務院澄清,在1972年以前,美國只在釣魚島設有打靶場,僅有行政權,而無主權。而且釣魚島是否係沖繩的一部分也是一個懸案。所以,日本以後只好改口。最近石原慎太郎(Ishihara Shintro)之輩,又創向“民間”購買釣魚島附近島嶼之說。試問,這些島嶼(包括其中最大的釣魚島)都是沒有也不能有居民的崖石,哪來“居民”﹖縱使有漁民偶而在島上歇腳,他們既非居民又怎麼會擁有這些島嶼?既然沒有居民,日本又如何能由幽靈手中“購買”而獲得主權﹖這些問題雖然重要,但在我們這個討論中,同樣重要的是﹕它再一次證明了日本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地信口雌黃;甚至扯謊歪曲,在所不惜。

  另外,中日之間在東海的資源的爭執,本來按照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可以順理解決。日本選了該公約規定海域劃界兩種準則中對它最有利的一個,即一個海岸國劃定其200海浬專屬經濟區的辦法。中國與日本地處在東海兩端的相對國(opposite states)位置,其間隔開的海域不足400海浬。在這種情況下,按照該海洋公約第74(1)條的規定,應該由中日兩國按照國際法,以協議方式,劃出一條合乎“公平”原則的中間線。但問題是,日本沒有經過與中國達成協議,竟單獨劃出一條不為中國承認的所謂“中間線”。這條線不單是將釣魚島強行劃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之內;而且還極為接近中國專屬經濟區這邊的〈西湖窪陷〉(其中富有廣闊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雖然中國對東海資源的開採早在日本之前,也儘管中國不接受日本所劃(不在中間)的“中間線”,但中國所有開發的七個油氣田(包括春曉、天外天、斷橋、冷泉等)均在這條日本劃定的(而不為中國承認的)所謂的“中間線”的西邊;亦即在中國的專屬經濟區內。可是,可笑的是,日本曾有一位經貿大臣(中川部長)提出所謂“吸管效應”,對中方抗議。意即中方開採資源時可以從海底像用吸管一樣,暗地將本屬日本海底的石油寶藏吸汲到中國這邊來。我認為這位日本大臣雖然頗富幻想,但邏輯觀念欠通。因為如果真有“吸管效應”的話,應該是雙向的。日本從它劃的“中間線”東邊,不是同樣可以從海底像用吸管一樣把中方〈西湖窪陷〉的石油寶藏吸汲到日本那邊去嗎﹖難怪日本要把它所謂“中間線”劃到靠近中方的〈西湖窪陷〉。顯然劃定那個所謂“中間線”的日本人要比中川部長有邏輯頭腦。當然,我希望這個例子,不是日本佔了便宜還賣乖的表現⑩。

  不過,有一點須指出。即日本在對外關係上,如此作假蒙騙的作風,並不僅對中國如此。譬如對美國也有類似行為。回溯到1980年代,由於日本經濟發飆而構成對美國與西歐之威脅,因而在美國高度壓力之下,日本被逼簽下了1985年的《廣場協議》,用意在壓制日本經濟。此後,日本一再哭嚷“十年困境”(the lost 10 years)之苦。舉世俱信以為真。孰料在2011年12月26日在網上傳來一個名叫氛革屯(Eamoun Fingelton)所作的驚人報道。他引用旁證數據顯示了原來日本所謂“十年困境”全是日人精心虛構的謊言⑪。這個發現,其實引證了早在十一年前(2001)中國駐日大使館商務參事唐淳風的一份報告。該報告引用日本權威經濟指標數據,加以獨立結算,得出同樣結論。證明日本高唱“十年困境”是蓄意捏造的。換句話說,日本如此自我唱衰是一種苦肉計,旨在向美國求饒;希望在《廣場協議》之後美國能高抬貴手,不要再對日本趕盡殺絕⑫。可見日本對外虛假作風,不只是針對中國而已。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動機
  與日本歷來一再與中國衝突相比

  西方對日本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的分析,有人認為和1929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大蕭條有關。原本急需依賴出口外銷的日本經濟,在1929-1931年期間,因出口遭受50%之銳減而大大受損。個人認為,這也許可以部分解釋日人急於發動“九一八”的動機。尤其是如果我們將1931年在日本國內因政府預算大幅削減而造成軍方與政府間的攤牌(包括首相濱口幸雄Hamaguchi Osachi與繼任首相若摫禮次郎Wakatsuki Reijiro先後被行刺)考慮進去的話⑬。關東軍於1931年發動在“滿州”之蠢動,恐與經濟大蕭條不無聯帶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