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的“一家親”論說與當前兩岸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2 00:16:01


 
  “武力統一”--“和平統一”--“共圓中國夢”

  我們對台灣問題的認識,是有一個逐步深化的路程。“文革”後,改革開放時代的來臨,我們從“解放台灣”的“武力征服”改為“和平統一”,有了“一國兩制”的新意識,有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新思維。但我們僅僅將兩岸關係視為“井水不犯河水”關係,多少還是“你歸你,我歸我”關係。後來我們逐步形成了“共同家園”意識,形成了“命運共同體”概念,從對抗思維,轉變為融合思維,“一家人”的關係漸成雛形。眾所周知,有什麼樣的兩岸關係的定位,就有什麼樣的兩岸關係政策。我們的對台政策就是隨著兩岸關係的深化,開始發生深刻變化。雖然我們強調我們的政策是有繼承性和一貫性的,這是指追求統一的訴求是一貫的,但政策是隨情勢變化而變化的,這是必需的,這就是與時俱進的精神。

  習近平對連戰講話,是他借這場合系統闡述了他對兩岸關係的全新思維,代表了這一代領導人的“兩岸觀”與“兩岸政策”,我們必須敏感地認識這一點。這絕不僅僅是“溫情的喊話”,一場“客來客往”的酬言,是“統戰”語言,如果僅僅這樣認為,我們將錯失良機!

  首先,習近平對兩岸關係作出了清晰定位。他將兩岸關係從“一家人”關係定為“兩岸一家親”關係,他說:“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傳承中華文化”,“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結、共同的願景”,“不管台灣遭遇什麼風雨,不管兩岸關係歷經什麼滄桑,兩岸同胞始終心心相印、守望相助”,“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沒有什麼力量能把我們割裂開來”。習近平對台灣同胞的這種瞭解與理解,充滿在整篇講話的字裡行間,比以往任何領導人都顯得深刻。

  習近平將兩岸關係清清楚楚定位為骨肉同胞關係,是一家人關係,是親人關係,不是鄰居、朋友,更不是敵人關係。習近平整篇講話中,反復用“同胞”相稱,先後說了三十七次。這就是表明了台灣同胞不是“呆胞”,也非“台巴子”,他們是遭受過許多傷害委屈的我們的父兄姊妹。這樣的政治定位,就決定了兩岸政策必須體現出“一家親”關係,必須讓台灣同胞體會到做中國人的尊嚴與榮耀,要“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讓廣大台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都能更多享受到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的好處”。這不是無原則的遷就,更不是無道理的讓步!因此,“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我們都要“盡最大努力辦好”。

  習近平新“兩岸觀”的積極內核

  習近平這樣的“兩岸觀”與“兩岸政策”,與以往的看法與做法,有了明顯不同。習近平更強調兩岸關係是同命運共呼吸關係,“兩岸同胞命運與共”,雖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近60多年來,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我們同屬一個國家、同屬一個民族從來沒有改變,因為我們的血脈裡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的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習近平強調我們雖有不同經歷,具有各自的悲情,但這是我們“共同的創傷”。因此兩岸需要共同努力,共同發展,共創雙贏,這篇講話中,他一共十七次提到要“共同”。

  這種兩岸關係就不是“你來解決我”或“我來解決你”,更不是“你來吃掉我”或“我來吃掉你”,不存在統一方和被統一方,這種你我關係是相互平等的,它明確了雙方都是統一的主體,賦予雙方對等的主體地位,並給予足夠的尊重。習近平說:“我們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理解他們“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的當家作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習近平對台灣的這種理解,不就是台灣長期以來渴求的“正視現實”嗎?而習近平給予了正面回應。

  台灣與大陸是同屬中國的一部分,而台灣可以選擇自己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這實際上是對台灣“治權”的不否認,也是變相的承認。這樣的一種表態,恰恰安排在“張王會”之後,在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之際,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習近平說:“5年多來,兩岸同胞共同選擇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張王會”又“達成積極共識,對推動兩岸關係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正是有了這樣的條件與時機,給我們“解決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要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提供了機遇,這是兩岸關係的一個重大轉機,是非常值得珍惜和重視的。

  習近平的新“統一觀”為解決兩岸關係

  提供了轉機

  習近平在這篇講話中,又闡述了兩岸關係的本質,雖然他沒有刻意的反復宣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概念,甚至他很少提到統一,他更多的反復強調“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孫中山先生的夙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夙願,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願”,這個夙願,說到底就是要“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他講的“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統一。

  我們今天講的統一,與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講的統一,本質與內涵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已不是以往的征服與武力統一,而是一種和解,一種再造,一種共同締造。通俗一點講,就是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共同締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國家,讓所有中國人都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統一觀”。

  要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麼,台灣和大陸都是民族復興的主體,這種統一,雙方都是統一的主體,都需要相互承認,彼此的關係是對等與平等的。這對解決長期以來尚未解決的政治難題,提供了很大的空間,這是需要我們珍惜與把握的。當然這也需要時機和條件的,即是都願“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要有這樣的統一願望,也就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來討論雙方的關切,並給予“合情合理”的安排。至於一個中國框架的內涵,我們可以共同加以豐富。

  這種“共圓中國夢”式的統一,是特殊的兩岸關係的產物,它與所謂的國際“主權觀與治權觀”、與傳統的“主權論與治權論”,是有所不同的,我們要跳出這些“正統”與“傳統”的理論。事實上要用這些“正統”與“傳統”的理論來解決兩岸的政治現實,幾乎是無望的。中國人的傳統與正統觀太沉重了,我們需要創新。長期來,我們囿於統一與被統一的思維,囿於征服與被征服的觀念,恰恰缺少“共圓”與“共締”思維。甚至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對台灣這麼好?我們為什麼要對台灣做這麼多的讓步?這問題就如我們去問天下父母,你為什麼對子女這麼好?你為什麼不求子女回報!兩岸作為“一家親”,還需要理由嗎?

  既然要“一家親”,既然雙方都是實現民族復興主體,有些長期以來被視為我們的“包袱”或“負資產”的東西,如“中華民國”等問題,我們是否可以不把它作為我們的“包袱”或“負資產”視之?據說連戰這次見習近平,就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一個國家的分裂是很痛苦屈辱的事,這種分裂造成他國對我們的干涉,美國與台灣“關係法”即是例證。日本也在策劃“日台關係法”,都是對我主權明目張膽的干涉,這種干涉正是利用兩岸的不統一,驗證中國的一句老話,“家不和被人欺”。當前,對東海釣魚島的爭議,對南海“九段線”的爭議,都需要台灣與我們的合作,因此,如何積極而正面處置“中華民國”問題,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接受這份“遺產”,“台獨”就會將它變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來對抗大陸,反而成了“台獨”的一份資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