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亞中:讓兄弟說成兩岸定位的表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8 00:17:49  


 
  在“霍布斯國際體系”中,由於把對方看成是“敵人”,因此,“武力軍備”、“結盟”都是必要的選擇,他們認為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和平與安全。例如冷戰時美蘇所形成的關係就是一種“霍布斯式體系”。

  在“洛克式國際體系”中,彼此把對方看成是對手,而不是敵人,因此雙方並不會選擇用武力來對抗。在面對爭執時,成員國願意協商、接受用國際建制或國際組織的規範,來解決彼此之間的爭議。美國、中共、日本的目前關係可以視為“洛克式體系”。

  在“康德式國際體系”中,彼此將對手看成是朋友,成員之間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與信念,因此,經常選擇雙邊協商處理爭議。美國與歐盟、澳洲的關係可以歸納為“康德式體系”。美國與歐盟、澳洲都是屬於西方文化世界,彼此對於一些問題的處理方式並不會有太大的歧見,因此,他們相信很多問題可以坐下來談。

  雖然以上三種體系有差別,但是成員國間都屬於一種“異己關係”,成員之間不會有“讓利說”。

  我們可以將社會建構主義所主張的體系再擴充一個共同體關係的“莫內式國際體系”,用它來詮釋目前歐盟各成員國間所形成的關係。在這個體系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互為主體、共有主體”,它們彼此間相互獨立,但是也共有一些超國家與跨國家的組織,在一些領域也有著共同政策。在“莫內式國際體系”內幾乎不可能發生戰爭,成員彼此已經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它們所創造出來的和平,我們可以稱它為“共同體式的和平”或“統合式的和平”。如果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說,歐洲聯盟成員間的關係已經發展成一種“親戚”關係,他們比“朋友”關係更緊密,在這個體系中,有可能存在著大國對小國的“讓利說”。

  兩岸的關係種類:敵人、對手、朋友、親戚、父子、兄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