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崑義:除非不獨 否則解決不了最後一里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6 15:29:01  


  中評社台北10月16日電/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16日在台灣旺報發表文章說,謝長廷的登陸“開展之旅”,遭到綠營部分人士的強烈批判,讓他不得不拜訪蘇貞昌、蔡英文和辜寬敏說明訪陸內情,並多次親自站出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其中以10月12日他與媒體茶敘時,對他所提出的“憲法共識”與“憲法各表”闡述得最清楚。

  文章說,謝長廷對“憲法各表”解釋是“兩個地方有兩個“憲法”,兩部“憲法”有特殊關係,兩岸在現實上互不隸屬”。他還認為,“憲法各表”比“一中各表”更好,“憲法各表”凸顯“中華民國”,既有主體性、也記綠台灣民主運動歷程、有民主意涵。

  “憲法共識”不可能任務 

  “憲法共識”與“憲法各表”可以區分來看。“憲法共識”要求台灣內部應該對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要有共識,所以可以將它看成是對台灣內部的訴求。而“憲法各表”則是對兩岸關係的重新定位,也就是謝長廷所說的可以取代國民黨目前所主張的“一中各表”。

  然而,“中華民國憲法”在台灣內部是否有共識,這是值得討論的部分,從陳水扁執政後期提出要“正名制憲”以後,“中華民國憲法”早已經被綠營給否定掉了。對綠營而言,“中華民國憲法”代表的是國民黨在大陸執政時期人民意志的延伸,跟現行台灣人民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雖然後來的“增修條文”部分展現了民主的意涵,但也不見得是台灣人民的集體意志,這也是台獨人士不斷訴求應該重新制憲的原因。

  文章說,既然“中華民國憲法”已不是台灣人民的集體意志,也才會有謝長廷主張應該以“憲法共識”來凝聚人民的集體意志,這個“憲法共識”跟後來謝長廷又提出的“重疊共識”有很大關係。“重疊共識”主要取自政治哲學家羅爾斯的理論。羅爾斯認為在理性多元的社會中,雖然人群存在著不同的立場,但對於何謂正義往往可以獲致相同的看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