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英文輸贏的關鍵密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30 00:10:14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當台灣的媒體還把意識型態當成是一種“商品”販賣時,我們就更難期望在媒體上看到真實。那只有回到現象分析,才有可能更清楚的理解蔡英文為何會受到民眾的支持了。

  事實上,台灣綠營的支持者,他們意識型態的傾向可以簡單的用一句話來表述,那就是“拒統,但不必然挺獨”,這句話看似矛盾,但確有它的深層意義存在。

  所謂“拒統,但不必然挺獨”,可以說是雙重“恐共症”的心理。“拒統”是不願意接受中共來統治台灣;“不必然挺獨”是害怕支持台獨,可能真的會引發兩岸的戰火,兩種現象發生,都可能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以這種矛盾的意識,呈現出他們既支持民進黨,但也拉住民進黨不要過度往獨立方向走的現象。

  民進黨知道綠營支持者存有這種矛盾的心理,所以從2000年陳水扁第一次參選“總統”時,他就把自己的路線用“新中間路線”包裝起來,而在陳水扁越受到大陸的打壓,他們就越會挺他,以避免自己的生活方式遭到改變。一直到陳水扁家族的貪污案被逐一揭發,民眾才開始放棄對陳水扁的個人期待。

  蔡英文在2008年5月接任民進黨主席以後,她選擇和陳水扁切割,讓綠營支持者找到新的寄託對象,這也是蔡英文能夠在三年內把趴在地上的民進黨重新帶起來的主因。因為綠營的支持者相信陳水扁家族的貪污,那是陳家的事,他們重新支持蔡英文這個有錢的“小龍女”,她應該就會跟貪污斷絕關係。

  只是,蔡英文陣營也清楚綠營群眾棄扁,並不一定就能再把支持者的士氣重新化為選票,藍綠最終還是擺脫不了意識型態的對決,這種對決的勝負,決定在於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是否清楚的了解綠營群眾的意識心理背景。

  怎麼說呢?既然綠營的群眾心理傾向是“拒統,但不必然挺獨”,那麼民進黨的參選人必然也要化身為這種角色。

  這裡可以從蔡英文在10月份喊出“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並在“台一線活動”結束前在凱道集會時反駁馬英九說的“中華民國是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的說法,而說出“台灣不只是我們的家園,還是一個有主權意涵的地方”。

  蔡英文這先後的兩句話的意涵,可以看出她既接受“中華民國”,也認為“台灣是一個有主權意涵的地方”,她用“主權意涵”來“拒統”,並以接受“中華民國”來表達她的“不獨”,這正符合綠營群眾的心理需求。所以,儘管金溥聰說:“蔡英文有一種令人不安的特質”,但蔡英文這種“拒統又不獨”的表述方式,才是安定綠營群眾的重要因素,也難怪蔡英文所到之處,會受到綠營支持者的歡迎,這比原先她所提出的“台灣共識”更為清楚,也更容易讓支持者聽懂,綠營的士氣也更容易凝聚。

  如何判斷馬、蔡的輸贏?

  事實上,蔡英文陣營從一開始就不想和馬英九在意識型態上對決,所以她開始時是希望提出一個模糊的“台灣共識”,讓藍綠雙方來共同填補,但這個“台灣共識”既然沒內涵,當然容易被看成是“空心菜”。

  為了不讓“空心菜”發酵,她只好趕快自己填補上“台灣共識”的意涵,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以及“台灣是一個有主權意涵的地方”兩句話。她既然自己把“台灣共識”的意涵填補上了,未來她勢必不會在意識型態上與馬陣營繼續糾葛下去,而必須依照她自己所擬訂的攻擊策略前進。

  蔡英文對馬英九的攻擊策略,從民進黨“總統”初選以來,就是把重心放在“貧富差距”的議題上,這從她在“台一線活動”的最後一站,台北市的凱達格蘭大道造勢活動的演說中可以看出。在當天的演說中,蔡英文一開始還是從“貧富差距”說起,她說:“民眾對工作情況感到不安,因為找不工作,有工作的人也不知道工作可以做多久;有工作的人也不知道收入可不可以養家,但總統只關心米酒的價格,現在香蕉的價格很低、木瓜的價格很低,瓦斯、奶粉都漲,什麼都漲,就只有薪水不漲”。

  蔡英文還說:“我們找不到工作,總統說他創造出10萬個22K的短期就業,但這是真實的工作嗎?這是創造出來的假性工作機會”。她更說,每個人都有權利有工作,政府一定要找工作給人民,“我們不要一個只會做廣告、做文宣、背數字的總統,而是對台灣社會經濟根本性改變的政府”。

  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蔡英文對人民的工作權,對貧富差距的攻擊,顯示她不想再讓馬戰營把她拉到意識型態的決戰中。畢竟,兩岸關係已經發展到難以向後轉的局面,如果蔡英文繼續跟馬陣營大打“意識型態的戰爭”,這對她的選戰之路,只會添加更多的荊棘,所以如何撇開意識型態領域,把選戰議題拉回到社會議題的正軌,這是藍綠選戰決戰的關鍵。

  事實上,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以後,台灣的商場大老闆對於用人和薪水的增加都把關得很緊,深怕在全球經濟沒有穩定之前過度用人或加薪,可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財務壓力,所以台灣的商場大老闆們,對企業的擴展都顯得比以往保守,這也是許多年輕人很難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都比我們年輕的時代要低很多的原因。

  就以我所呆過的幾家公司,年輕人的起薪大概都在台幣兩萬到三萬之間,能拿到三萬已經算是高薪了。所以,過去以來在我手下工作的年輕人,常常會喊著要我替他們爭取加薪,但要加薪又談何容易?

  所以蔡英文一直抓著這個“貧富差距”的社會議題不放,顯示台灣在這方面有多嚴重,這當然也是蔡英文在搶攻年輕選票的最佳攻擊利器。

  當然,許多綠營人士還是會寄望宋楚瑜的出線,能夠瓜分掉馬英九的選票,但這只是一種危險的想望,陳水扁在2000年連戰與宋楚瑜的分裂中僥倖當選,但國民黨吃過一次虧之後,必然有破解的方法存在。民進黨如果想再寄望宋楚瑜瓜分馬英九的選票來當選,最後可能白勞一場,因此,如何以自己的力量來翻盤,這才是民進黨能夠打贏這場選戰的要素。

  所以,觀察蔡英文所提出的“拒統又不獨”的論述,是否真能安定人心,以及她所拋出的“社會議題”在越接近投票日時,是否能夠發酵,從這兩個面向觀察,應該才是掌握這場選戰輸贏的關鍵密碼。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11月號,總第167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