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強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评社图片) |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作者 劉玉書)隨著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線上線下的高度融合,金融科技的飛躍,金融在經濟中的作用愈加凸顯。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表明,當前我國對國內外金融發展存在的非對稱風險有著全面、深入的認識。危機並沒走遠,中國經濟先機已經起航。
一是全面防範非對稱金融風險。報告全文提到“風險”20餘次,大部分都與金融風險有關。主要涉及到國際單邊脫鈎及外部性輸入風險,去杠杆、地方政府債務、區域性風險、歷史累積問題風險以及誘發系統性風險等。政府對當前國際國內局勢有著客觀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2018年以來,隨著部分國家和地區“逆全球化”的泛起和全球性的需求疲軟,對已有的經濟金融發展理論和各國的政策能力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個別國家試圖犧牲他國利益來減少自身脆弱性的戰略意圖逐漸顯露。回避共同責任、只想單方面獲取利益,放棄雙贏國際規則的非對稱國際合作風險正在急劇增加。政府工作報告表明,我國對此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同時對國內當前金融發展中的利益與風險脫鈎,收益與責任不對等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具體意見和要求。總體而言,未來,我國將繼續堅持互惠雙贏,風險共但的國際金融合作原則,促進國際金融秩序良性發展。同時進一步夯實國內金融改革大趨勢,供給側與穩增長相結合,進一步推進金融與實體相結合的各項具體工作。
二是進一步做好政策工具平衡。2008年經濟危機至今並沒有徹底消除流動性和產能過剩所帶來的隱患。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歐美還是中國,都面臨一個發展的基本矛盾:“政府應該如何處理好擴大投資刺激經濟和政府債務增長相協調的問題。” 政府擴大債務則需要社會有足夠的貨幣和資金購買,依靠信用創造則難以控制貨幣超發風險。特別是近年來社會融資結構比重有待優化,間接融資比重較高,貨幣總量把控需要進一步加強等問題。報告強調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相協調,指出我國財政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可運用的政策工具多,我們有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報告還對目前存在的結構性和地方性金融問題提出了方案,要求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化解處置。
報告所指出的要“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立足於政策工具的調控,從老百姓關心的視角看,這表明了未來我國房地產稅收的重心是房地產作為資產的合理配置屬性,同時也側面表明了開源節流,嚴格控制地方債務規模的決心。報告還強調了要防止地方債務的“輸入性風險”,考慮到我國當前各地區發展多樣性的問題,針對地方政府“輸入性風險”的差異,中央對於地方債務可能會在做好進一步區分現有債務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出台分門別類的指導和政策性細則,會在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大的體系下著手地方債務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