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牛軍:1980年代中國對外政策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20-10-01 00:19:01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學術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牛軍(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實習記者 齊媛)由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主辦的“冷戰時代的中美關係”系列講座於9月29日晚在線上舉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學術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牛軍以“退出冷戰:1980年代中國對外政策變革”為題進行主題講座。牛軍主要回顧了中國在80年代對外政策的變革,並進一步梳理了中美關係及中蘇關係的正常化歷程,表示中國在80年代所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已經在超越冷戰思維的一些基本框架,中國外交在80年代末期形成了超然於冷戰的態勢,同蘇聯和美國都保持了正常的關係,開啟了後冷戰時代中國外交的新起點。

  牛軍指出,1979年1月1日中美關係正常化,至1989年5月16日中蘇關係正常化,80年代的十年間完成了中國外交的一次重要變革。所謂中國退出冷戰,是指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89年,中國終於同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都實現了正常化,同時保持了正常關係,這背後包含了中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變革。而這一變革根本上是對冷戰及中國在冷戰中地位認識的轉變。這一轉折點則是在1985年。其中標誌性的三個重要認識和決定是:首先,1985年中國終於根本性改變了以往對世界戰略形勢的基本判斷,突出表現為結束了長期認為的戰爭與革命時代並形成了可以長期維持世界和平的認識;其次,中國的對外政策不再置於中美蘇戰略三角架構關係中處理;最後,中國付諸行動,於1985年6月裁軍100萬。這一系列戰略轉折的深刻根源在於國內政治的變化。其一是70年代末所完成的國家戰略轉變,即以階級鬥爭為中心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二是發展戰略的改變,即改革開放;其三,對外政策為國際戰略服務,而對外政策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如果不能得到相應解決和有效執行的話,國內政策亦無法維繫,因此對外政策中的根本問題必須要進行相應變革。這也就塑造了中國外交史上的兩次協調時期,即1950年的中蘇同盟以及80年代改革開放所相應同美國形成的心照不宣的同盟。因此,80年代末期,中國外交形成了超然於冷戰的態勢,同蘇聯和美國都保持了正常的關係。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如果冷戰沒有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突然結束,中國也不再有意願在美蘇對抗中扮演如同過去那樣的積極角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