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網評:南海問題正在步入地緣政治競爭的時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31 22:05:17


 
  南海是走向衝突還是合作? 

  受區域內外兩種不同力量的作用,南海問題未來走向將呈現“合作”、“共享”與“衝突”、“對立”並存的獨特局面,衝突與合作都將是南海的常態。一方面,令人欣慰的是,中國與東盟有關國家在海上爭端解決和危機管控等領域的合作正在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中國-東盟海上合作亦正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地區各國已經構建起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和創造南海共享、繁榮的互信基礎和凝聚力,而這種趨勢將隨著“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的推進繼續加深。因此,中國與東盟有關國家間的合作將成為南海形勢發展的第一種常態。 

  另一方面,區域內外有關國家的南海地緣政治博弈將成為又一種常態。特朗普團隊之南海政策目前雖尚不明朗,但至少從目前看並未有“戰略收縮”的跡象,美國在南海戰略存在的“常態化”恐已成定局。即使特朗普不會像其前任奧巴馬政府那樣,將南海問題擺在美國對外政策的優先地位,也沒有了阿基諾三世那樣的鼎力支持者,但南海因其日益顯現和突出的地緣戰略重要性而終究是美國維持其全球戰略優勢不得不爭奪的海上通道,也是特朗普要讓美國重新偉大不得不固守的戰略要地。同理,日本對南海的野心亦將因美國對其戰略“鬆綁”而逐步顯露,其在南海的戰略投入和存在亦將只多不少。南海地緣政治的較量將隨著美、日兩國的帶動而日益引起印度、澳大利亞,甚至歐盟國家的注意,其所涉及的國家將越來越多、複雜化程度越來越深。 

  從這個層面看,如果說有關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管轄權的爭端可以通過共同開發合作、危機管控機制等臨時措施加以緩和,並採取雙邊談判協商的方式逐步解決,那麼,圍繞南海的權力競爭困局顯然已經無法透過已有的雙邊或多邊措施尋求破解。 

  破局南海有賴於大國的戰略妥協 

  誠如許多戰略分析家所言,中美南海博弈的根源在於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間看似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筆者認為,南海地緣政治競爭的“螺旋式”上升既起源於當前國際體系內三股海權力量分布的調整,同時也是東西方海洋戰略與文化的差異。從海權力量轉移的視角看,美國全球制海權優勢的相對下降、日本海權的復興,以及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國家海權力量的崛起,這種力量對比的變化使得南海成為彼此為實現相互“威脅平衡”而展開的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同時,從海洋文化傳統的角度看,中國長期以來秉持基於開放、共享的價值取向和歷史至上主義的海洋文化,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海洋觀強調以權利、權力為價值中心,突出法律至上主義的海洋文化,二者截然相反。 

  南海問題地緣政治化是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相遇、錯誤的決策的結果。特別是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有意無意的跨大中國在南海的舉措將南海問題帶向了大國角力的競技場。因此,南海困局的破解需要大國間從戰略層面在達成某種妥協,而對於一時一地的危機管控恐怕只是“治標不治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