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認為“台灣價值”有所提及就好,面對台北選情民柯仍應以合作為主。
綠營輿情中也有一小部分觀點認為,“台灣價值”是民進黨為柯文哲設置的問題,但就如同大陸為蔡英文設置答卷、蔡英文卻避而不答一樣,就算柯文哲不回答“台灣價值”,民進黨也拿他沒辦法。選舉是很現實的問題,為了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避免保守勢力班師回朝,民柯在台北不能分裂、只能合作,維持盟友關係才是民柯關係的主基調。
此部分觀點認為柯文哲確實令綠營基層“不舒服”、“很刺耳”,現在的柯市長與當年的柯醫師判若兩人,因此蔡英文提出“台灣價值”就是向柯文哲出考卷,要柯文哲確認他的價值信念是否與民進黨的價值相同,這對於綠營民眾當然具有安撫作用。然而當前情勢與2014年截然不同,台北市藍大於綠基本盤沒有變,但卻少了“太陽花學運”的氣勢、連勝文這樣的“神助攻”,要想當選就至少得拉到部分藍營選票支持,這也就是為何柯文哲路線越來越向藍營靠攏的原因。如果民進黨硬推人參選造成民柯分裂,藍營在台北市很可能再次回歸,出現民柯雙輸的局面,這更不符合“台灣價值”的實現。因此“台灣價值”只是民進黨對柯文哲拋出的一項議題,也是對綠營支持者批柯的聲浪有所回應,但真正面對選情時還是應理性考量、合作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淺綠及中立觀點表明對柯文哲的支持態度,認為蔡英文所講的“台灣價值”語焉不詳、“霧煞煞”(閩南語,意為聽不懂、暈乎乎),民進黨要柯文哲確認“台灣價值”就應先將其內涵講清楚,而不是在開闢議題戰場後又將責任推給柯P。民進黨自己不敢在台北市與國民黨正面對決,反而將炮口對準與國民黨競選的柯文哲,還要求柯文哲確認一個連定義都不清晰的“台灣價值”,難道真換成國民黨勝選才滿意嗎?現在的關鍵不是民柯之間互相放話,而是如何不讓國民黨重奪台北市執政權,否則“台灣價值”只有日漸式微,民進黨也更難向支持者交待。
三、輿情總結與點評
蔡英文突然拋出“台灣價值”論,要求柯文哲必須對“台灣價值”作再一次確認,讓民進黨支持者感覺柯文哲是可以一起作戰的人,無異於為民柯合作設置下條件。但蔡英文卻又沒有將何為“台灣價值”解釋清楚,不僅柯文哲指其“打高空”、國民黨批評“文青語言”,就連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也直言要蔡英文講一下“她的台灣價值是什麼”。大陸國台辦則在31日的新聞發佈會中批評所謂的“台灣價值”不是台灣之福、而是台灣之禍,關於“台灣價值”的討論引發輿情高度關注。通過對該議題社交媒體輿情的全盤分析,提出以下幾點總結與點評:
1、綠營基層對柯不滿情緒上升,蔡提“台灣價值”意在緩解內部壓力。
就輿情分析來看,綠營輿情對於柯文哲的反彈聲浪非常大,特別對於柯的兩岸論述及不斷炮打中央非常不諒解,再加上“綠委”姚文智參選動作很大,甚至一度放出“寧可脫黨參選”的重話,更催化了綠營要求自推候選人的呼聲。此時蔡英文公開提出“台灣價值”並要求柯文哲確認,既表達出綠營內部的主張,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部要求對柯強硬的壓力,讓民柯關係出現變化,年底台北市長選戰也更加複雜。
2、“台灣價值”太過模糊、寬泛,柯文哲的“中道務實”路線難有改變。
雖然蔡英文拋出“台灣價值”的議題,但是卻沒有對“台灣價值”給出明確的定義,以致於各界眾說紛紜。在就任台北市長的三年多以來,柯文哲提出“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獲得大陸認可,雙城論壇持續舉辦,目前民調與聲勢也大幅領先民進黨可能的參選人,代表其理性、務實的中道路線受到認可。而民進黨的“台灣價值”過於模糊、寬泛,且被批評等同於“台獨價值”,這在理性選民佔多數的台北市並不討好,柯文哲的回應也表明並不想隨民進黨起舞,柯過去提及的“兩岸基本上要設法和平相處”才是理性處理方式,未來其“中道務實”的路線將很難出現改變。
3、“台灣價值”意識形態濃厚、挑動敏感神經,將對兩岸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在“台灣價值”議題不斷發酵後,關於其具體意涵的解釋也不斷增加,“綠委”段宜康直言“兩岸不是一家”,“綠委”姚文智指柯文哲在上海的言論悖離了台灣價值,蔡英文則表示“台灣價值”包含台灣主體意識。就輿情分析來看,不少觀點認為“台灣價值”就是民進黨的“台獨價值”,要將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割開來、對台灣文化進行“去中國化”。如果真的如此,當然會對兩岸關係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注釋:
執筆: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員金裕超
*本文刊載於《中評智庫大數據輿情報告》2018年第6期(總第34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3月號,總第243期,大數據輿情。
由於該文截稿時間為2018年1月31日,文中描述的個別情勢可能會有所變化,特此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