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國民黨面臨的時代危機與再造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24-04-20 00:45:07


 
  國民黨的兩岸論述要區隔民進黨

  其次,中國國民黨的論述必須與時俱進及詳備,與民進黨做好市場區隔,國民黨的主張若與民進黨趨同,就很難取代民進黨。民進黨以“台灣獨立”的訴求起家,認為自己才是台灣本土政黨,強調中國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不認同台灣、不夠本土化、是“親中”政黨。蔡英文與賴清德的三次勝選,幾乎都把國民黨視為中共代理人,尤以賴清德這次參選定調為“民主與專制”的選擇,藐視對手,將對手定位為對岸支持的人選,國民黨衹能重複強調馬英九時代“親美和陸友日”的立場。

  長久以來國民黨陷入民進黨設定的本土化議題,要與民進黨競爭誰才夠本土,競選語言要熟諳閩南語,對於二二八事件一再低姿態道歉補償還不夠。至於黨產,已經被民進黨政府抄家沒收殆盡。在民進黨長期政治追殺下,國民黨在台統治期間的建設功績說得越來越少,功大於過的事實,逐漸被扭曲成為過大於功。尤其“中華民國”與台灣之間的關聯論述,蔡英文時代已經把“國名”連成“中華民國台灣”,這表示民進黨的“台獨”論述,已經跨越從追求台灣主權獨立,到現在名字叫“中華民國”,甚至不丟棄“中華民國”,跟台灣連結在一塊兒,以求政治光譜的擴大。

  對中國國民黨而言,這一跨越百年的政黨,有悠久的歷史,當然她是建黨於海外,發展在中國大地,尤其可歌可泣的是創黨先進同志犧牲奮鬥的血淚,植根、奠基、擁抱於堅定的主義信仰與崇高政治抱負。今天中國國民黨的論述,應從先烈先進的革命奮鬥史蹟中,找回信仰、熱誠與傳承,講清楚說明白,堅定為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大愛及民族的認同接棒奮鬥,並說好“中華民國”與台灣之間的好關係、好故事,“國家”稱號與地理名詞雖有差別,但兩者之愛重疊。

  “中華民國政府”立足在台灣已經七十五年,對台灣人民而言,“中華民國”形同父親,台灣就是母親,大家都是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感情,對台灣人才的培育與重視,是無庸置疑的,因此不僅不應再糾結於對手所設定的本土化以及愛台賣台的議題,甚至要跳脫這些議題,改以前瞻寬廣視野,就振興經濟、穩定能源及和平兩岸等政策目標,給予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國國民黨與其他政黨最大的區隔是,對於解決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發展,走向共融,是有優勢的。中國國民黨的領導人及菁英,千萬要清楚認知自己的競爭優勢條件,不要放著好牌而不覺,若反要走向偏近民進黨的論述,這將是自掘墳墓的作為。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擱置一時難解的政治符號爭議,優先推動可以合作發展的議題,這在連戰、吳伯雄、馬英九三任主席時代就有可觀的成績。降低兩岸敵意,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為兩岸人民子孫找出避戰途徑,擘劃未來乃至下一個世代的和平願景,這是中國國民黨重新再起很重要的論述。什麼可變,什麼不可變,什麼優先做,優先爭取,中國國民黨絕對有必要系統地、徹底地、穩健地提出一個現階段的發展論述,找出有格局的戰略,跳脫對手設定的話語權,才能優先爭取社會上有才能、有識之士的認同。

  國民黨要重整組織架構 走內造化之路

  其三,國民黨的組織也到了要重整架構、重新換血的階段了。國民黨目前黨代表超過兩千名,中常委超過三十名以上,這就是“虛胖”,必須“減量減重”。而在馬英九與王金平競爭黨主席時,為了討好黨代表,將中常委四年任期改為一年一選,中常委由中央委員選舉產生改由黨代表投票。這也導致中常委選舉變質,有心者及早綁樁黨代表,選風出現異質化,導致政府官員與有政治實力者逐漸不願投入中常委選舉。

  由於中常委一年一選,選舉壓力大,加上年繳五十萬責任金,後來再把任期改為兩年選一次,責任金一次繳交一百萬元,但是黨內許多有代表性的同志還是不願投入中常委選舉,中常委結構的質與代表性就嚴重弱化了。就以今年三月九日要舉行的中常委選舉為例,要選舉產生29名中常委衹有27人登記,這是從未發生過的情況。不僅未足額登記,一票就可保證當選。尤其參選者無任何一位縣市首長,“立法委員”衹有一位參選,多位參選人社會知名度低,這樣的窘況,足以說明中國國民黨的上層組織結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這也難怪學界中與國民黨有感情有淵源者,建議國民黨要走內造化之路。非執政時期的國民黨,從政同志主要集中在中央的立法部門及地方的行政、議會部門,黨的決策中心就應以他們為主。其實國民黨中央原就已通過要將中常委縮減至十五席,同時還有分區投票的提案,將送請下次的黨代表大會討論。這個改革,主要就是要糾正中常委選風的問題,並以中常委的稀少性,增加有志之士參選意願。

  中常委任期要否恢復與主席任期一致為四年,是否恢復黨員選舉黨代表,黨代表選舉中央委員,中央委員選舉中常委,對不分區“立委”名單行使同意權,這樣優先恢復中央委員職權,才有可能強化中常委的代表性。但是這樣的改革勢必縮減目前黨代表的職權與“利益”。組織改革能否大破大立,就看國民黨中央有無決心因勢利導,說服黨代表以黨的長遠發展為考量。

  國民黨中央也應勸說有實力及代表性的同志投入中常委選舉。如果大家都不想選,衹期待主席指定擔任副主席或指定中常委,這樣的中常會將衹會成為主席的橡皮圖章,而非集體決策的會議。或許乾脆黨章一併取消副主席及指定中常委的設置,包括黨秘書長、資深“立委”及縣市首長與代表性社會團體代表皆一起投入十五席中常委的選舉,這樣或許才能夠把弱勢的中常會“起死回生”,中常委的地位、尊嚴、責任才能被喚醒。

  再者,國民黨的地方基層組織,由於黨中央的黨產遭沒收,財源吃緊,因此地方黨部的開銷必須由黨部主委負責,目前多由地方議長、卸任“立委”等或想規劃由不分區“立委”兼任。

  從務實面看,以民進黨的地方黨務發展為例,有心從政者自然想要進入黨務系統,發展組織,爭取提名。誰擔任主委,就有黨務的主導權。過去國民黨長期執政與擁有豐沛黨產時,地方黨務主管皆由中央派任,中央與地方黨務事權統一,沒有考慮過地方黨部主委票選產生,這是為避免黨務被地方派系把持影響。而今黨中央已無力多負擔地方黨部的支出,因此目前地方公職人員擔任黨部主委,多是被央求出山,需要出錢出力,出面募款,幹部多吸收公職助理參與,活動多以號召志工義工為主,這與一些地方廟宇活動經營有雷同處可供參考。

  至於目前國民黨中央想要以不分區“立委”兼任中南部縣市黨部主委工作,以“立法委員”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量,要分身做好黨部主委的工作,應該是比登天還難。除非這些不分區“立委”肩負兩年後要被徵召參選艱困區域的縣市長,日常黨務工作衹能多委以義務職副主委或專職執行長為主。不過這樣的考量,也衹能是過渡,而非常態。否則這樣的人事布局,主事者被綁在“立法院”,地方組織發展成果,將有其極限,甚至脆弱下去。

  黨的組織發展格外需與各地方社團、民間團體緊密結合,有需要時就第一時間站出來為他們發聲。就以當前民進黨對兩岸觀光旅行業者的態度為例,國民黨就應旗幟鮮明站在業者生存利益這邊,不管是議會鬥爭或是走上街頭抗議,國民黨的從政同志與組織動員都應大力支援,唯有平日多關心、多經營,選舉才有奧援。開春後,國民黨的社會工作能否有戰力,此役有指標性。

  加強新媒體的運用及青年工作

  同時,要加強新媒體的運用。由於社群媒體的興起發達,現在自媒體也很興盛,新媒體也成為政黨競爭的重要場域。新媒體特色就是新速實簡,透過手機、電腦,無時無刻可以即時傳出文字、聲音、影片。因此透過精緻短超薄快影片的製作、互動式的網絡活動等方式,是吸引傳播訊息的最有效行動。目前國民黨中央文傳會已有此編制,但是上自主席及一般公職從政同志,都要有新媒體傳播的認識,文宣是另一支部隊,要加大投入力度,這樣的傳播途徑當可擴大政治影響力。尤其是對抗對手的假訊息,即時有力的反擊,縮短決策時間,平時就如戰時,這是政黨文宣要有的思想準備。

  最後,國民黨當前最大的危機,就是失去年輕人的認同與支持。國民黨自始就是年輕人組成的骨幹,但是經過時代變遷,中老年人盤據政治舞台與政治資源的時間過長,導致年輕人從政機會較少。但是歷經國民黨多次在野,從政舞台的洗牌也逐漸加劇,即使現任黨主席朱立倫最近常自豪國民黨提名十五位優秀青年參選“立委”,當選十席“立委”,地方上也提名百名青年投入地方公職參選,他也保證未來給予年輕人的機會衹會增加不會減少。這固然給了年輕人從政的機會,但是國民黨在“總統”大選整體爭取到年輕人的選票,還是三個政黨中最少的。這就表示年輕人對國民黨的認同度還是偏低。國民黨的青年工作成效遠不如新興的民衆黨,也不如民進黨,這個政治現實必須要正視。因此持續給予年輕人競選公職的比例保障,方向是正確的。

  但持續性的青年工作仍需在校園中、社會中,發展組織,透過有組織的訓練,才能發掘培育有悟性、有潛力的政治工作者。而各級公職同志,就必須有共識,共同釋出人力資源,讓青年參與投入各種組織與文宣的工作。因此國民黨可以建立專屬年輕人的網站或是社群媒體帳號,成為年輕人意見溝通的平台。同時多舉辦年輕人的活動,聽取年輕人的聲音,並鼓勵年輕人投入社區服務,以點線成面來幫助黨拓展組織,改變社會對國民黨的老舊保守印象。

  青年的工作是黨務發展最有希望的投資,衹有持續不斷地給予機會,讓黨的各種活動都有年輕人參與,透過活動增強對年輕人的理解與支持,點燃國民黨年輕同志的戰鬥意志,這樣他們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得到歷練,必然也將成為黨未來的中堅幹部。畢竟青年的栽培歷練是很重要,但也不能揠苗助長。現階段國民黨要多爭取年輕選票,因此一些剛初次選上市議員的青年從政者,馬上轉換跑道選“立委”,並非常態的人才培育做法,衹能當做是“矯枉過正”的非常態。

  中國國民黨的改革不應該是老生常談的題目,改革成敗與否,攸關台灣民主政治的品質與清明。唯有國民黨擺脫羸弱,在野先發揮扮演好強力監督的制衡者角色,才能讓社會耳目一新。因此“新國會”加上無黨籍兩席共五十四席的“立委”必須發揮戰鬥力,運用政黨合作,讓不稱職的官員不寒而慄,錯誤的政策,勞民傷財引起民怨的措施,必須立即停止或轉向,不盡責的官員該下台就趕下台。甚至國民黨也要結合智庫力量,韓國瑜的“立法院長”更應責成“立法院”的法制局幕僚,站在“國會”高度,專業協助“立委”一起主動提出福國利民的立法,以提高代表民意的“立法院”影響力。

  “立法院”是當前台灣政局政治的重心,“立法委員”的表現沒有一天可以放鬆。緊接著兩年後,縣市長、縣議員等九合一選舉又要開戰了。第三黨的民衆黨已經表明要在基層選舉發展組織,因此國民黨與民衆黨在縣市長提名若不能有協調共識,民進黨顯然又會嚐到“總統”大選少數勝利的甜蜜滋味。因此今天的國民黨領導階層,必須頭腦清醒認識到黨的改革沒有遲疑的多餘時間。唯有馬上拿出魄力、勇氣、決心及執行力,與時間競賽,多與黨內各界、媒體及社會團體溝通,爭取支持,邁出有改革誠意的步伐,露出生機,這樣中國國民黨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才有機會終結在野命運,得到人民支持,重返執政。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3月號,總第315期,P17-22)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