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兩次執政與兩岸關係變遷的比較研究
http://www.CRNTT.com   2017-10-07 00:13:10


對民進黨大陸政策的調整不要期待得太高
  中評社╱題:民進黨兩次執政與兩岸關係變遷的比較研究 作者:黃嘉樹(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國家統一研究中心主任

  •蔡執政後兩岸已經沒有任何形式的談判,也未取得任何新的交流成果。不僅民進黨完全沒有對兩岸關係將如何發展的規劃和構想,甚至國民黨也說不清楚將來要在兩岸關係上做甚麼?

  •不可對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期待太高,更不要期待所謂“轉型”。民進黨所有“柔化”、“向中間靠”的調整都是“去一中”的掩護,是為了讓“去一中化”軟著陸。而在綠營堅不承認九二共識和絕不接受“一中”的情況下,大陸也沒有退縮餘地,這就決定了兩岸“拉鋸”的“新常態”將持續很長時間。

  •台灣方面能“以小敵大”,能讓體量巨大的大陸拉不動它,並不在其自身有多大力量,關鍵還在於其背後有西方勢力的援手。從這一角度講,這場較量其實是中國與西方的較量。

  •所以大陸對台戰略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解決台灣問題,而台灣問題的解決將成為中華復興的高峰成就,因為它意味著在中西幾百年爭奪台灣的戰略拔河中,中國是最後的勝利者。

  •台灣有大批的民眾對統一有疑慮,為了抗拒統一而選擇包容台獨或利用台獨,但他們卻未必是“絕對獨”、“理念獨”,當他們發現台獨只能帶來損害乃至災難時,就會轉過來支持統一。

  “扁政權”與“蔡政權”的“同”

  (一)民進黨兩次執政,兩次都在執政前和執政初期予人以“大陸政策調整”的期待。陳水扁當年曾標榜“新中間路線”、“四不一沒有”、“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統合論”――等等;蔡英文則提出“維持現狀”、“不橫柴入灶”、“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依據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等說法;並間接就九二共識的問題表示:(民進黨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認同雙方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共識”。

  (二)都堅定不移地、始終如一地拒絕“一中原則”,為了拒絕“一中”而否定“九二共識”,如果去掉“一中”,把九二共識定義為“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共識”,那蔡英文也能接受。

  (三)都在島內利用到手的政權,積極迅速地推動各種“台獨”舉措。扁的作為人所皆知;與之相比,人稱蔡是“柔獨”,但那是在兩岸領域,在島內則不然。蔡上台之後,其推行台獨的節奏之快、手法之狠、步驟之頻,比起陳水扁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四)都以“反抗大陸打壓”為藉口,不斷推出新的說法或實施新的政策,使兩岸對抗逐步升級。扁時期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蔡在克制忍耐了一段時間以後,因為巴拿馬事件而推出若干對大陸的報復措施,如限制退休官員和退役軍官訪問大陸、限制包括所謂“不友善學者”在內的“三種人”入境台灣等等,就是“升級對抗”的新跡象。

   “扁政權”與“蔡政權”的“異”

  (一)外部大環境不同。國際力量對比:中進美退,使台灣當局“拉美制中”的戰略效能減弱。兩岸力量對比:大陸對台灣已擁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

  扁上台之初(2000年5月),美國正處於鼎盛時期,自認俄羅斯已非對手,中東也基本搞定,當時亦沒有很嚴峻的恐怖主義威脅,以至美國政軍界不少人將中國視為“最大假想敵”。扁以為可以通過主動挑戰中國而更加得到美國垂青,美國也必樂於“打台灣牌”壓中國。不想一年多後爆發“9.11事件”(2001年9月),反恐成為美國面對的主要矛盾,必須尋求與中國合作。扁在美國人眼中反成了“麻煩製造者”,最後形成中、美聯手打壓陳水扁的格局。

  到蔡英文上台前,她認知到扁的“前車之鑒”;也看到了美國在特朗普上台後的內外困境,知道中國已非昨日阿蒙、美國已經壓不住中國、在許多事務上必須與中國合作,所以不能任憑台灣輕易挑釁中國。蔡提出“維持現狀”,其實也是受到美國的壓力所致。蔡也不斷使出小動作以強化與美國的關係,但不像扁時期那樣大聲地吹噓其“外交突破”,而是刻意保持低調以避免刺激中國,也避免讓美國感到“台灣又添麻煩”了。

  (二)在堅持“台獨”基本立場的前提下,對大陸的表態基調不同。扁當年是逢中必反,對大陸的基調是挑釁、輕蔑、仇恨、氣焰囂張得很!而蔡英文則相對比較克制忍耐,盡量不刺激大陸。目前整個綠營都認為不應該“逢中必反”,從賴清德到柯文哲,相繼提出要友中、親中、知中、“一家親”好過“一家仇”等等說辭。

  (三)扁、蔡都逐步走向與大陸升級對抗的方向,但對大陸挑釁的力度和措施目前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扁走的是急進台獨之路——搞的是制定新憲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舉行台灣民眾公投——等直接衝撞大陸底線的動作;而目前蔡沒有搞這些動作。

  (四)對兩岸關係的前景設計不同。在“扁時期”,還有民間機構代替兩會談判的“澳門模式”,有金馬“小三通”和“包機直航”等成果。扁也曾提出建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甚至通過談判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之類的議題。而在中共與國民黨的關係方面,更實現了胡、連的歷史性握手,發表了“連胡五項願景”。雖然當時兩岸劍拔弩張,但對未來願景的規劃上紅、藍有共同的目標,與綠也有交集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