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值得關注的現象與可能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1-11-03 00:22:06


 
  (四)綠營對張亞中前倨後恭表明張亞中擊中了綠營要害

  在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開始,多數藍營人士不看好張亞中教授,綠營當然也不以為意。而當張亞中民意支持度異軍突起并頻頻領先時,一些藍營人士說是綠營及“1450”灌水所致;但綠營開始“抹紅”打擊張亞中,并放話說如果張亞中當選國民黨主席,民進黨就可以躺著選了。綠營對張亞中選情前倨後恭并著手打擊張亞中的選情,表明張亞中的論述擊中了綠營的要害,讓綠營政治勢力開始緊張張亞中的主張如果成為將來國民黨的選擇而喚起更多民衆的覺醒。

  事實上,以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政治勢力一直希望國民黨變成小綠跟班,而害怕國民黨回到“九二共識”重啓國共合作進而兩岸合作,因為,一方面小綠跟班拿香跟拜祇能證明綠營政治勢力主張的正確性,因而無法從綠營獲得選票,反而喪失處理兩岸關係的優勢并丟失藍營的選票;另一方面國民黨變成小綠跟班也有助於台灣社會意識形態的進一步綠化而延長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穫期。

  在綠營政治勢力著手打擊張亞中的選情的同時,朱立倫陣營也趕緊一邊掉轉之前主要瞄准江啓臣的炮口,開始“抹紅”并加強打擊張亞中,一邊調整論述策略,不再特別強調“各表”,聲明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這也表明他意識到他先前的“一中各表”、“求同尊異”的主張對於重啓國共交流、兩岸關係的局限性與無效性,以及一些基層民衆及黨員對他拿香跟拜而不反“台獨”的不認同與不支持。

  二、這場選舉帶來的幾個可能影響

  剛剛結束的這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是在台灣社會生態結構性變化、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重大改變、兩岸公權力交流及國共交流平台停擺、台海風起雲湧且和平可能生變、新冠疫情衝擊民生經濟及生命安全、島內民進黨威權統治而國民黨作為不力等時空背景下進行的。這些時空背景必然投射到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之上。反過來,受到特定時空背景影響的這場選舉及其結果,以及選後各方的反應,也可能影響到選後國民黨及台灣社會的發展走向、國共關係及兩岸關係的發展走向,以及島內2022年縣市選舉與2024年大選。

  本文前面闡述了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的重大變化對這場選舉的影響,這裡還有必要明瞭這場選舉也是在台灣社會生態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并已對台灣安全與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背景下進行的。而選舉結果相應會或多或少地反映這一結構性變化,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台灣社會與國民黨自身的後續變化,以及國共關係與兩岸關係的後續演變,甚至島內2022年縣市選舉與2024年大選。

  事實上,正如民意調查及台灣歷次“大選”結果所顯示的,台灣社會生態經過以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政治勢力近30年來堅持不懈的長期改造,已經發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翻天覆地的結構性變化:一是政黨發展方面,在“國退民進”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國強民弱”到“國弱民強”的質變;二是意識形態方面,在“藍消綠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藍大綠小”到“藍小綠大”的質變;三是國家認同方面,在國家認同疏離的量變中實現了從“兩岸一國”到“一中一台”的質變;四是統獨意願方面,在“統消獨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追求統一”到“追求獨立”的質變;五是統獨力量方面,在“統消獨長”的量變中實現了從“統大獨小”到“統小獨大”的質變。

  台灣社會生態的上述結構性變化,首先已經嚴重衝擊到近30年來的台灣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生態的上述變化過程及結果,使得兩岸關係更趨複雜,海峽兩岸的敵對狀態更難化解,至今也未結束。而在台灣社會生態發生上述質變的同時,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中也已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主要中心,日益接近國際政治經濟中心。結果,因自身資源與市場較為有限而需要全球化(國際化)運作的台灣經濟體因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而日益邊緣化,難以整合國際政治經濟中心地帶、特別是作為全球化中心的中國大陸的資源與市場,以獲得較好發展,以致呈現長期持續的經濟成長減速并陷入低速滯長的“悶經濟”狀態。這使得參與了數次直接選舉、經歷過政黨輪替但在“悶經濟”中體會到腰包不斷縮水的部分庶民近10年來開始經濟覺醒,出現了厭惡政黨惡鬥、反對權貴騙選票分蛋糕的社會情緒與運動。

  台灣社會生態的上述結構性變化,當前更嚴重衝擊到台海和平與台灣安全。台灣社會生態的上述結構性變化,一方面意味著以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政治勢力已經進入到“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穫期,不僅很有可能在島內長期執政,而且正憑藉民意支持并藉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改變之機,在島內外大搞“台獨”分裂活動,抗拒統一,并勾連國際反華勢力遏制大陸發展,損害國家在領土、主權、安全、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意味著兩岸之間的主要矛盾性質也已質變,從先前爭奪國家代表權的矛盾為主,演變為分裂國家領土及主權與維護國家領土及主權的矛盾為主。如果說前者還可謂“內部矛盾”,而後者已然是“敵我矛盾”。這必然導致兩岸關係對抗發展,衝擊台海和平,危及台灣安全。事實上,當前台灣已經被評定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台灣社會生態的上述結構性變化,也已經衝擊到台灣社會所謂的民主自由的質量水準,造成了政黨政治的惡性競爭,出現了如前所述的越來越多的獨裁專制下的不公不義施政與反民主自由操作。民進黨當局已經肆意妄為地綠化台灣,關閉中天,開放萊豬,拒絕疫苗,親美抗中,惡化台海。

  上述近30年來台灣社會生態的結構性變化及其負面衝擊,以及前述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的重大調整以及民進黨當局的因應所致的負面影響,必然促使台灣基層民衆及國民黨基層黨員開始反思,思考台灣社會及中國國民黨該何去何從,思考台灣該如何處理兩岸關係。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即成為觀察當前台灣民衆及國民黨黨員覺醒程度、觀察台灣社會及中國國民黨發展走向的試金石。

  相應地,立足當前特定的時空背景,并透過上述關於國民黨主席選舉的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或可窺見選後國民黨及台灣社會的發展走向,以及國共關係及兩岸關係的發展走向。此外,這場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及其結果,以及隨後國共的互動與民進黨的反應,也將影響到台灣島內2022年縣市選舉與2024年大選。

  一是國民黨發展走向方面

  總體而言,在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本土化認知、理念與路綫的影響下,國民黨將大體上維持當前的發展走向態勢,“中國國民黨”將繼續滑向“台灣國民黨”,并將繼續拿香跟拜而繼續綠化;國民黨雖然維持表面上的不分裂,但在政黨競爭中的競爭力將繼續弱化。但選舉中“張亞中現象”的出現,喚醒了一些國民黨黨員的黨魂,將有助於減緩“中國國民黨”滑向“台灣國民黨”、被綠化的進程。

  二是台灣社會發展走向方面

  在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本土化認知、理念與路綫的影響下,預期國民黨不會真正在島內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在國民黨的上述發展走向態勢的影響下,台灣社會意識形態總體上也將繼續維持當前的綠化格局,廣大基層民衆將繼續在晦暗的時空隧道中苦悶彷徨,維持緩慢的自發性覺醒進程。

  三是國共關係發展走向方面

  國共關係發展走向深受國民黨對“九二共識”內涵的態度的影響。自吳敦義以來,國民黨一直主張所謂“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意圖把“各表”這一分歧也作為國共及兩岸的共識,實質上是要求大陸及共產黨承認其不能承認的所謂“中華民國”的存在。這嚴重衝擊到國共政治基礎與政治互信,直接導致國共交流平台停擺,國共合作擱置,使得國民黨失去了先前在處理兩岸關係方面的優勢與能力,削弱了國民黨在島內社會的影響力。

  從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關於兩岸關係性質定位與兩岸關係發展走向的一貫主張來看,特別是從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賀電與朱立倫復電電文的異同來看,選後的國共兩黨,共識與分歧兼存。國共共識有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和平發展、交流合作、造福民衆。國共分歧也有二:“尊異”與“化異”,亦即“各表”與“同表”;“拒統”與“謀統”。顯然,選後的國共兩黨的政治基礎依然十分脆弱,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長遠取向上依然(是否謀求國家統一)沒有交集。這無疑會嚴重影響到國共兩黨的互信與合作。朱立倫擔任國民黨主席後,國共交流合作平台能否重啓,端看國民黨是否要求大陸及共產黨正視或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即是否要求接受“各表”),是否把反對“台獨”提上議事日程,是否會釋出“親美”但“拒統”、“遏陸”的言行了。

  四是兩岸關係發展走向方面

  當前海峽兩岸因民進黨當局拒不認同“九二共識”、大搞“台獨”分裂活動、勾連美國等國際反華勢力遏制大陸而走向對抗,台海已風起雲湧,隨時可能生變。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出現“張亞中現象”,一方面表明台灣基層民衆與國民黨基層黨員基於“安全”、“有錢”的訴求,希望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也表明台灣民衆雖然多數“拒統”甚至希望將來有機會“台獨”,但尚不願冒著身家性命與財產安全去追求“台獨”,而是希望和平“台獨”。

  透過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民進黨當局料也應注意到并確認到台灣民衆當前的心態與訴求了。預期民進黨當局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不太會貿然跨越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所劃定的三條底綫與紅綫而推動必會引致台海戰爭的“台獨”分裂活動,除非美國打算近期將與中國大陸斷交轉而支持“台獨”;但是,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民進黨當局也是必定會繼續推行那些不至於引發台海戰爭的“台獨”分裂活動的。

  有鑒於此,預期台海和平一定時期內將會繼續維持;如果國共交流合作平台能够重啓,兩岸民間層面的交流合作有望獲得發展助力;但兩岸關係仍將對抗發展,台海戰爭的引綫依然還在台美勾連“謀獨”與“遏陸”的黑手中。

  五是2022年縣市選舉與2024年大選方面

  縣市選舉勝敗主要取決於現任者的經營績效表現狀況、候選人與當地利益連接狀況;在各縣市都未與大陸開展城市交流、都未獲得交流紅利的情形下,候選人的兩岸政策主張對選舉結果影響就較為有限。但兩岸關係形勢與候選人的兩岸政策主張,對大選結果卻有著較大影響。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出現“張亞中現象”,表明在台海形勢嚴峻、和平可能生變的情勢下,認同“九二共識”者會得到更多選民的支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1月號,總第287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