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山東淄博:讓理論宣講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http://www.CRNTT.com   2023-03-27 16:15:45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宣講隊來了,今天要講養老保障!”初春時節,到處是春耕備耕的景象,一聲“吆喝”,讓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北崮山村的村民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自發集合起來。原計劃半小時的“微”宣講,在村民們的積極提問下延長了不少。

  今年以來,淄博市委宣傳部打造“全域融合”宣講模式,堅持品牌、內容、隊伍、方式“四融合”,優化“一區縣一品牌”宣講陣地,把當地特色文化融入基層品牌矩陣,構建“宣講員+網格員+黨員+群眾”的微網格宣講格局,通過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宣講活動,讓理論之光灑向淄博大地每一寸土地,真正讓黨的“好聲音”飛入百姓家、浸潤百姓心。

  “陳書記的宣講不僅及時而且‘幹貨’滿滿。”聽了沂源縣流水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炳福的鄉村振興專題宣講後,村民唐愛軍贊不絕口。

  理論宣講要從滿足群眾需求入手提高宣講質量,這也是現實所需。以往的宣講雖然講得“全”,但是很多內容和農民生活關係不大,道理沒錯、聽著沒勁、生活中沒用,導致宣講脫離群眾“一頭熱”。為瞭解決好“講什麼”這個首要問題,淄博市委講師團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時間把全市各高校各系統的專家學者、宣講名師集中起來,組建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專家輔導團,並召開備課會,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連線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的知名專家,認真聆聽了他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權威的解讀,錨定宣講主旨、方向、目標。

  定准了總基調後,針對宣講受眾數量大、分布廣這一特點,市委宣傳部從大眾視角入手,對黨的二十大報告進行專題梳理,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這個最大的時政熱點與人民群眾最關切的社會熱點充分結合,使宣講內容扎根本土、立足實際、緊跟潮流、緊貼大眾,讓宣講產生更多流量。

  “未來的就業趨勢如何?這些信號別錯過!”緊貼學生群體關注、語言幽默活潑,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授岳鬆成為“網紅”老師。如今,岳鬆加入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隊伍,在黨的創新理論和年輕人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岳鬆認為,理論宣講切忌只講大道理,缺了煙火味,這樣的宣講既不能解渴,更不能解惑。老百姓要聽的,是大戰略、大思想下關乎個人衣食住行、能夠消除思想疑慮的道理,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走心“幹貨”。把“大眾菜譜”製作成適合不同人群的“特色佳肴”,才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