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棲幹部” 違規兼職取酬被處分
http://www.CRNTT.com   2019-07-06 17:09:40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我當時有種僥幸心理,認為用別人名字領錢,就能瞞天過海,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真是悔不當初……”不久前,在重慶市墊江縣運管所警示教育會上,該所幹部周某對自己兼職取酬的違紀行為作出了深刻檢討。

  “公職人員兼職取酬是要受處分的,以前總是在這個問題上認識不足,以為自己付出了勞動就應該獲得合理的報酬。今後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該拿的一分也不能拿!”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要引以為鑒、對照自省。

  2002年,墊江縣運管所幹部周某(非公職人員)被委派至該縣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兼職任站長並負責經營管理工作。2011年底,運管所被確定為參公事業單位,周某也於2012年成為參公人員。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身為公職人員的周某在檢測站違規領取薪酬33.8萬餘元。2019年4月,周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一封舉報信 牽出“兩棲幹部”

  2018年10月,有人舉報墊江縣運管所幹部周某虛造花名册、以他人名義在縣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違規兼職取酬。

  “指名道姓,問題線索具體,具有可查性,要及時查清事實。”該縣紀委監委立即選派精幹力量,與派駐縣城鄉建委紀檢監察組成立調查組一同展開調查。

  “我在縣檢測站任站長,是有相關任職文件的,不是違規兼職。”面對調查組詢問,周某試圖以偏概全掩飾相關違紀問題。

  “在兼職期間,你的工資及福利待遇是如何發放的?”調查組人員抓住問題症結,緊盯不放。而周某卻閃爍其詞,遲遲沒有作正面答覆。

  “以他人名義領取薪酬必然會留下證據,要從花名册上尋找突破點。”調查組工作人員隨即前往檢測站,調取該站2012年以來的職工花名册、簽到卡、人事檔案、財務票據等資料一一進行比對,隨後,“劉某”“黃某某”等幾個名字進入調查組的視線。“這幾個人,工資發放表上有記錄,但是從未在簽到卡上出現,肯定有貓膩。”調查組人員分析道。

  “這幾個人我不認識,是領導安排單獨制表發放他們的工資和獎金。”為了取得確鑿證據,調查組與該檢測站有關人員進行了談話,事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劉某、黃某某等人到底是不是檢測站的職工?為何沒有相關聘用合同等材料?”在調查組的再三追問下,周某只好全盤托出自己的違紀事實。

  花名册造假 心存僥幸觸“紅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