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率先突破“垃圾圍村”困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9 07:43:06


 
  處理技術如何突破

  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終端設施和處理技術至關重要。本著因地制宜原則,浙江各地農村探索出機器快速成肥、太陽能普通堆肥和微生物發酵處理等模式。尤其是機器快速成肥,更是浙江獨有,截至今年底全省已配置700多台機器。

  大量試點實踐顯示,這些模式較好實現了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全省農村每年減少垃圾40多萬噸。

  模式雖好,仍需因地制宜地使用。在考察各地普遍選用的太陽能堆肥模式後,浦江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馬深源發現,建太陽能堆肥房的方式,並不適合山區縣浦江。“這種模式,在人口密集、垃圾量多的村莊較合適,但山區小村垃圾量少,堆肥時溫度上不來,成肥效果很難保證。”馬深源說,太陽能堆肥發酵後,“產出的有機肥是帶水的,運輸過程如何減少污染、農戶是否接受這種肥料,都成問題。”

  綜合考量後,浦江選擇機器快速成肥設施,每個鄉鎮設置一個處理中心,全縣共有40多台機器,實現了農村地區全覆蓋。“可爛垃圾經機器發酵,24小時就能成肥,而且都是幹的有機肥,很搶手。”馬深源說。

  但這種模式並非“萬能良藥”。不久前到浦江調研的同濟大學專家提出,“建一個處理中心動輒需要幾百萬元,想全面推廣有不小難度”。

  在垃圾分類處置過程中,處理技術也須引起重視。據介紹,部分農村垃圾處理終端的填埋場,規劃選址不科學、防滲漏技術不過關;有的農村垃圾焚燒爐也有規劃選址不科學、爐灶建設技術不過關的問題,導致垃圾集中處理後變分散污染為集中污染。

  針對上述問題,浙江省正積極組織開展垃圾分類處理關鍵技術集中攻關,特別是加強生物發酵成肥、廚餘垃圾處理成有機肥的多元化利用。明年,省農辦準備舉辦農村垃圾快速成肥機器比賽,測試參賽機器的能耗、出肥等性能,以更好地推廣先進技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