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溫州:續寫民營經濟新傳奇
http://www.CRNTT.com   2018-10-14 12:18:20


 
  從家庭工業起步,溫州形成多個產業集群,也形成了競爭優勢。鞋革、服裝、低壓電器、眼鏡、打火機……到2005年,溫州工業總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有29個,工業總產值達3178億元,形成“中國鞋都”“中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中國五金潔具之都”等數十個“國字號”工業生產基地。

  憑著“溫州模式”,溫州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奇跡:從1978年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12倍;人均GDP增長248倍;財政收入增長575倍……客觀條件不占優的溫州,正是汲取了改革賦予的力量,憑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成為中國民營經濟的先發地。

  現在,溫州民營企業數量占總量的99.5%,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超過80%。全市在册市場主體90.2萬戶,其中企業22.3萬戶,相當於每10個溫州人中就有一個經商辦企業。

  “沒有改革,就沒有溫州。溫州取得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切的前提,歸功於改革背景,歸功於拼搏不息的溫州精神。”市委書記陳偉俊說。

  以“畝均”論英雄

  1987年,杭州武林門廣場火燒溫州鞋,給溫州人當頭一棒。痛定思痛,溫州自上而下興起“質量立市”,抓質量、創名牌,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

  如今,家家點火、村村冒煙的粗放發展早已不見蹤影,溫州已建成82家小微企業園,接納3000多家急需拓展空間的企業。在平陽縣萬洋小微園,入園企業3年內必須達到每畝產值260萬元、每畝稅收20萬元以上,高成長型企業、科技型企業、“機器換人”重點企業等7類企業輕鬆入園,低小散企業不轉型,沒有生存餘地。“搬進這裡不容易,必須是無污染、高成長企業。”乾友科技有限公司剛搬進柳市鎮蘇呂小微園,總經理朱建佑自信地說,有了場地,他有信心保持年均30%的成長。

  溫州市柳市鎮是著名的“中國電器之都”,低壓電器是其支柱產業。“電氣行業的景氣,是溫州製造的縮影。”浙江省電氣行業協會秘書長黃忠平說,發展之初,沒有銅鐵塑料原料、沒有技術,柳市鎮硬是靠10萬外出大軍找回原料,找到老工人,做出了電線,冒出了正泰、德力西、人民電器等產值百億級的大企業。現在,還有大量生機勃勃的新一代企業不斷湧現。“在柳市鎮,產值過億的企業還算太小,不瞄准高精尖,拿不到標準廠房!”黃忠平說。

  溫州以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倒逼企業升級。A級企業供地、用能優先保障並且優惠,考核結果差的企業不但供地可能被收回,用能成本也高出一截。“去年全市關停了5萬多家小散企業,整治十幾萬家,推動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溫州市經信委副主任毛必土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