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竹、茶特色產業蝶變進行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5 06:27:58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人說江南風光好,千頃竹林萬畝茶”,作為“中國竹鄉”和全國最大的產茶省份之一,竹產業和茶產業自古以來就是浙江的優勢和特色產業,這兩者也在浙江農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傳統優勢並不能掩蓋兩大產業長期以來發展中表現出的短板和軟肋。

  浙江日報報道,當前,浙江農業正面臨突出的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品種單調、人工成本高、產業鏈短,繼而造成產業含金量不足,影響農民的收入和種植積極性……和竹產業、茶產業一樣,這些短板在浙江農業中普遍存在。浙江農業如何對症下藥、補齊短板?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轉型?浙江省政府給出的答案是:“靠科技。”

  一根竹子引領的“撐杆跳”

  “一畝毛竹林砍掉賣竹材,收入不過數百元,一畝高端觀賞竹的市場價則是數萬元;正常產笋期一公斤毛竹春笋的價格大約是0.5元,而一公斤反季節春笋的價格至少可達10元。”安吉尚書村上村子自然村林農劉會林為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竹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價值立即直觀地體現了出來。於2012年開始組織實施的“浙江省十縣百萬畝竹產業效益提升工程”正是致力於在全省14個重點竹業縣(市、區)開展類似這樣的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

  2012年至今,浙江先後從福建、廣東等地引進各類竹種118種,規模繁育優良經濟竹種10餘種,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大力發展竹文化景點建設,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脫穎而出,提高了產業科技含量。據統計,項目開展以來共培育龍頭企業28個,新建生產線41條,建立企業研究中心6個,開發新產品135個,申報專利180項,新增產值18億元、就業人數4475人,產業集群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均得到顯著提升。

  在安吉縣,一根竹子,實現了從竹根、竹竿、竹葉甚至到竹粉末在內的全竹利用:竹根做根雕,竹竿制地板、涼席,竹梢、竹鞭做工藝品,從竹葉提取生物保健藥品中間體、竹葉抗氧化劑,就連傳統竹產業中的廢料———竹屑、竹粉、竹節也得到了100%的利用,被加工成重竹地板和竹炭系列產品……全竹利用,“吃幹榨盡”,一二三產聯動!安吉用占全國1.8%的竹資源創造了全國20%的竹產業產值。一根原始價值15元左右的竹子,經過全產業鏈精深開發,平均附加值60多元。去年安吉竹產業總產值已經超過180億元,預計2017年竹產業產值將達到220億元。

  一枚茶葉帶來的“綠滿園”

  每到春茶采摘的季節,漫山遍野的采茶姑娘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是,人工采茶成本高也是制約茶產業升級的短板和軟肋。

  針對人工采茶成本高的問題,“浙江省十縣五十萬畝茶產業升級轉化工程”團隊通過3年多的研究實踐,研製出了可應用於大生產的鮮葉分級設備, 提出了適合不同茶園特色和產品要求的多種機采分級加工模式,並在省內27000多畝茶園內推廣,僅此一項就給茶農帶來了10%以上的效益增加。

  在盛產茶葉的磐安縣,該縣依山茶廠原先以生產香茶為主,春茶時期則選擇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嫩度鮮葉加工工夫紅茶。由於工夫紅茶的鮮葉嫩度要求較高,雖然它的賣價較香茶要高,但因為采摘人工成本的問題,工夫紅茶並非是依山茶廠的主打產品。採用機采鮮葉分級分類加工技術後,實現了將分級處理後得到的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嫩度鮮葉用於製作工夫紅茶,後續大葉加工香茶。這樣一來每斤鮮葉都可以為茶農多帶來0.68元的經濟收入。

  另一項在行業增效、茶農增收方面收效顯著的工程項目是茶葉深加工及產業鏈延伸新技術的推廣。據介紹,轉化工程實施3年多來,共開發茶食品新產品15個,培育了農業科技型企業5家,產生經濟效益超過4000萬元。以中國白茶之鄉安吉縣為例,針對安吉白茶僅有一個采摘季,且產業鏈上深加工環節發展薄弱的症結,工程團隊選取了安吉縣本土茶葉和食品加工領域的三家代表企業,開展夏秋茶提取物制備、茶烘焙食品研發生產及白茶口含片開發生產工作。實施期內共投入經費575.56萬元,分別建成了年產50噸的茶多酚生產線、茶烘焙食品生產線、白茶口含片生產線,實現生產銷售收入累計2441萬元,為安吉白茶產業升級找到了新增長點和新動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