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有人在網上宣稱,願意出20萬元請瑞安市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一時間,“尋找可游泳的河”成為群眾熱議的話題。
2013年10月,餘姚嚴重內澇,70%以上城區被淹,給人民群眾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群眾的呼聲就是改革的命令。面對日益嚴峻的水患,省委、省政府毅然作出治水倒逼轉型的重大決策部署,以治理浦陽江為突破口,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和辦法推進“五水共治”,積極探索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有效機制,用制度改善水環境、配置水資源、搞好水生態、防範水災害,保障“水”的長治久安。
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由水患倒逼改革,用改革解決水患。蘭溪市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著力建立和完善防汛防洪責任體系、工程體系和保障體系,徹底解決了幾十年難以根治的洪澇災害。浦江縣集中整治水晶加工業,健全生產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機制,浦陽江同樂段水質達到Ⅲ類水或以上標準,曾經的“牛奶河”成為可游泳的河。餘姚市健全“東洩、南蓄、北排(西分)、中疏、低圍”防澇排澇機制,全力提升城鄉防洪排澇能力和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在去年一次平均降雨量達205毫米的強降雨中未出現明顯內澇。
改革決策與群眾需求同心同向,就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如今,“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已經深入人心,不僅是婦孺皆知的響亮口號,而且成為全省上下的自覺行動。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社會治水捐款達到19.3億元。
一些老同志在考察“五水共治”工作後感慨地說,現在的水環境問題是當年粗放發展留下來的後遺症,現在省委、省政府抓“治水”抓到了點子上,做了當年想做又沒有條件做的事情。
開化縣馬金鎮姚家源村黨支部書記姚文軍為此撰寫橫幅:“治水造景天經地義,建好制度一勞永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