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大陸專家兩岸關係言論專頁 ->> 鄭劍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冠疫情對兩岸關係的啓示與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21-09-13 00:15:20


 
  二、民進黨當局應當認識到推動兩岸反目成仇的危險

  大陸方面何嘗不曾把新冠肺炎疫情作爲改善兩岸關係的切入點來處理?在此期間,大陸方面圍繞這個目標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比如提供防疫物資、疫情初期協助台胞返鄉、靈活處理疫苗問題、無償開放台胞施打疫苗、溝通台灣地區與世衛組織聯繫等等。假如民進黨真正以台灣同胞生命健康爲念、願意如蔡英文所表態的那樣改善兩岸關係,疫情期間兩岸實現同頻共振本來沒有任何障礙,共產黨與民進黨之間甚至有可能探索創新出一種新的互動模式,爲疫情後時代開出兩岸關係新路。至少,假如兩岸雙方都本著誠意善意和維護民衆福祉處理相關問題,勢必加深彼此瞭解,特別是對彼此底牌的瞭解;纍積一些感情,特別是患難之情;增添一些信任,特別是對關鍵時刻彼此意圖的信任。但遺憾的是,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另有所謀、別有用心,逆市操作、居心叵測。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新冠肺炎疫情的政治和戰略操作,調動了台灣島內“去中國化”教育的纍積效應,放大了兩岸關係70餘年包括1987年開放交流以來所纍積的負能量遺產而非正能量因素,利用了美國對華政策調整對兩岸關係的破壞效應,傷及了兩岸關係大框架,這種傷害既是嚴重的,也是長遠的。在民進黨“大內宣”的誤導下、島內被毒化的政治氣氛中,台灣民衆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也很難知道新冠肺炎兩岸關係的全部真相,海峽兩岸“新冠肺炎一代”的歷史記憶將留存下來,成爲影響兩岸關係新的病竈。

  在這種氛圍中,大陸方面的社會輿論難免被迫對如何應對、處理和解決台灣問題作出新的思考和判斷。包括,兩岸關係和平統一的基本面是否還存在?台灣民心是否還可以爭取?發展兩岸關係的正面舉措是否還有必要、要否調整、收縮直至取消、重點投向和方式是否需要大變?解決台灣問題的階段步驟是否應該重新考慮?統一以後台灣的治理問題是否需要納入新的考慮因素?現在,大陸社會輿論中有一種強勁的聲音,就是兩岸統一已經不是可以放一放、緩一緩的問題了,而是形勢比人強、統一倒逼機制起作用的問題了,越來越多的人“大有三十年太久,祇爭朝夕”之感。在越來越多的人的認知裡面,台灣問題已經成爲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實際起作用的巨大障礙和不能不搬開的絆腳石,不能任其被外部勢力利用。換言之,儘快搬開這塊絆腳石,將逐漸成爲大陸社會共識、各方面一致主張。也就是說,民進黨“挾美謀獨”“以疫謀獨”的每一個實際舉措,台灣社會輿論對大陸的每一次規模化謾罵攻擊,都會成爲大陸各行各業、各方面民意向強硬、加速武統台灣方向聚攏的驅動因素或塑造事件。惡劣的政治容易衝淡美好的記憶,代之以新的仇視,推動兩岸反目成仇。當兩岸真正反目成仇的時候,當大衆的情緒被強烈挑動起來的時候,政黨和政治人物能够主導的空間就被大大壓縮了。任何政治體制概莫能外。

  如此重大的疫情百年難得一遇,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歷史記憶會很深很久。民進黨的所作所爲,是在兩岸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寫入仇恨,對這樣的政治勢力和政治人物,必須予以嚴懲。民進黨當局應該真正的認識到危險性,跟著美國走是沒有前途的,是要受到歷史性懲罰的。

  三、兩岸關係的啓示與三個具體建議

  無情的疫情給海峽兩岸以難得機遇,有心的操作把機遇變成落井下石之窗。但是,兩岸畢竟同屬中華民族,畢竟有著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畢竟亦有互相幫扶的歷史故事和現實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海峽兩岸之間也有感同身受、互幫互助的故事。2021年4月7日,一名台灣青年的冷凍骨髓,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輸入一名江蘇常州青年的體內,開創了台灣慈濟骨髓庫冷凍造血幹細胞捐獻大陸的先例。台灣那名男青年一定是知道并樂見他的骨髓的最終去向。在大陸疫情暴發初期最困難的時刻,台灣中華婦聯總會第一時間向大陸捐贈防護衣、口罩、護目鏡等防疫物資,上書“中華婦聯總會(台北)向醫護人員敬贈” ……如果疫情期間海峽兩岸發生的都是這樣的故事,兩岸關係何愁不春暖花開。兩岸人民的相互幫助、台灣“沉默群體”的真實情感、防疫邏輯突破台灣當局封鎖恫嚇的艱難前行,與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的倒行逆施形成鮮明對比,給我們以啓示。

  1、海峽兩岸是貨真價實的命運共同體,和平合作才是共存共贏之道。兩岸命運共同體是歷史、文化、血緣、地緣以及經濟、政治、安全等因素凝結而成的,既是一種現實結構、客觀需要,也是一種道義準則、道德標準。越是面臨特殊困難時刻,需要相互扶助的環境中,越是顯示其存在感和可貴性。“台獨”擺脫不了這個框架,尊重和維護這個框架,才是兩岸人民福祉所在。依托兩岸命運共同體,能抵禦未來面臨的任何自然和人爲風險,台灣地區完全有條件利用兩岸同屬一國的現實、未來“一國兩制”的特殊優越性,謀求利益最大化。反向操作不但不道德,也得不償失,對中華民族、兩岸人民利益損害極大,始作俑者是民族罪人。

  2、“政治掛帥”可惡至極,要徹底摒棄“台獨”思維。祇有把兩岸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確保兩岸關係長治久安。也唯有如此,才能迎來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當前,台灣人民最大的福祉是疫苗、治病,生命高於一切。在這些民生訴求面前,政治操作、抹黑攻擊、“台獨”分裂、一黨一己之私是會被審判的。民進黨不可能永遠執政。如果民進黨真的長期執政了,那不正是證明輿論所指出的台灣政治體制正向著民進黨所標榜的民主進步開倒車的說法坐實了,不正是證明民進黨搞獨裁統治是真命題嗎!

  3、兩岸人民情感猶在,不是猖獗的“台獨”可以撲滅的。這些剩餘、沉潛、被壓抑的情感之火,歷經如此考驗依然頑強不滅,更值得兩岸人民珍惜,更值得統一後的中國大書特書。無論台灣問題最終如何解決,未來的台灣必定有長期反對“台獨”、支持統一、與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作鬥爭的台灣同胞應有位置。大陸人民不會忘記四川大地震、華東水災中台灣同胞的援助之手,大陸通過各種可行方式協助台灣同胞抗擊疫情的壯舉也得到台灣不少人的贊嘆。台灣還是有另一部分民衆和政治人物,希望兩岸相互幫助,對民進黨倒行逆施深惡痛絕。這一點,大陸方面也是清清楚楚的。

  4、台灣的在野勢力、民間“沉默的群體”要進一步負起責任來,更鮮明表達自己的立場。如果“沉默的群體”一直沉默下去,台灣內部的民粹和極端傾向會進一步加劇,外界的觀感就會以爲台灣人都是一個想法,兩岸漸行漸遠的對立情緒會進一步加深,台灣當局推進“台獨”的步伐會不斷加快,兩岸提前攤牌的可能性就會增大。相信這樣的趨勢未必符合多數台灣民衆的真實想法,更有違台灣民衆的實際利益。台灣的有關勢力要登高望遠,胸懷全局。特別打破一種迷思,即以爲目前的態勢已經不可逆轉,祇有順著民進黨的大方向走下去,才能爭取選民。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台灣島內也有類似一種認識,就是隨著冷戰結束、中國大陸天安門風波,美國對華政策出現顛覆性變化。台灣應當抓住機遇,搭上美國政策調整的列車,實現實質“台獨”。李登輝遂逐步推動分裂路綫,一直發展到訪問美國,直接挑戰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底綫。中國大陸實施有力反擊,包括進行大規模軍事部署調整和聯合演習、導彈射擊,最終催生了美國“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灣加入必須由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時下中美關係固然緊張,但緊張的背後是妥協和分寸的拿捏,大國競爭往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台灣作爲一個棋子,不要指望美國的支持會堅如磐石。7月6日坎貝爾、柯比不支持“台獨”的放話,不啻給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記悶棍。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會發生。

  5、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結構框架業已受到重創,及時止損回調仍是兩岸雙贏之道。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以來,政治上推出“中華民國台灣”新的定位和核心話語、經濟上推動“脫陸入美”、教育上完成分裂建構、社會上激發“反中”民粹、國際上聯美謀求“實獨”,長此以往、日積月纍,假如台灣當局不及時回調,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體系將面臨解構風險,代之以冷戰、熱戰結構。態勢發展到一定程度,大陸將被迫放棄和平統一政策,轉而全力武力統一、加快統一,長痛不如短痛。沒有人希望兩岸關係走到這一步,如果不想走到這一步就要從今天做起。穩定兩岸關係,維護和平發展大局,根本的一條是改變思路,把握兩岸在可預計的將來必然統一的大勢走向,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本著發展兩岸關係的目的,抓住新冠肺炎的難得機遇,利用美國發起對華戰略競爭的反向操作,穩定台海局勢,調動美國日本,謀求兩岸共同利益最大化。要從有效彌合兩岸人民的情感做起,從恢復發展兩岸全方位交流做起,從持續建構兩岸互補的國際競爭經濟合作體系做起,進而破解兩岸政治難題,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機制,推進兩岸關係融合發展。

  最後,就如何挽救這個疫情下兩岸關係危局提三個具體建議:一個是台灣當局改變思路,以抗疫爲重,真正愛台灣人民,不是誤導台灣民衆跟著走;二是台灣當局與美日保持一定距離,轉而謀求兩岸關係、台海和平穩定的長久之道;三是兩岸就醫療合作問題進行技術層面對話,形成導向,不摻雜任何政治要素。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9月號,總第285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