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洪秀柱的崛起、挑戰與跨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9 17:19:50


 
  莊淇銘:台灣現在的社會氛圍
      想了解政策的人越來越多

  聽了這幾位好朋友的寶貴意見,也學了很多。我一直強調政策,是因為我最近遇到兩個女孩子,一個是屏東的,一個是台南的;他們本來都跟我說不投票,後來我再跟他們聊天,他們就說要投給洪秀柱。我問為什麼,她們說看到那個CF,本來根本不知道,但看到了。這讓我想起阿扁第一次選的時候,大家對他執政是有疑慮的,所以他就想辦法彌補,他採取組建國政顧問團的方式,各方面的人都有,以此打消社會對他執政的疑慮。

  我覺得現在的氛圍是,想了解政策的人越來越多了。所以,如果洪秀柱能夠好好的去經營的話,她是有優勢的。

  民進黨現在反核,但在民進黨在執政的時候是趕建核四,而且為了趕建核四擴大引進外勞;民進黨一下野又開始反核。事實上對執政來講,它這點是有瑕疵的。此外,民進黨執政的時候規劃國光石化,一下來馬上又反國光石化。所以,國民黨在政策論述上真的很弱,稍微被點一下,它幾乎就會兵敗如山倒。所以如果這次洪秀柱有政策又有人的話,選戰不一定難打。

  但現在洪的政策論述還不夠強的話,就是這幾年國民黨執政的情況:就是你有好的IDEA,但是你沒有辦法論述。我認為,民進黨這次氣勢會起來,就完全建立在馬英九的執政上面;就是民進黨甚麼都不沒做,只是反對就好了,像反服貿、反亞投行就是這樣。但是很多人擔心,這樣一直反下去,如果民進黨自己執政更反的話,就是某種程度的“鎖國”。

  所以,時勢正在改變。如果洪秀柱找到好的政策人才、好的論述人才,我認為這一點會是國民黨和洪秀柱的優勢。

  張京育:謝謝莊教授的觀察。

  黃清賢:所謂“母雞帶小雞”
      真正起作用的是母雞後面的品牌

  一開始提到“母雞帶小雞”問題,我覺得,剛剛各位教授講的都對。所謂“母雞帶小雞”,母雞是甚麼樣的概念?請問一下、蔡英文的群眾魅力如何?她是一個能夠帶起小雞的母雞嗎?我認為,與其說蔡英文是帶起小雞的母雞,還不如說她背後的那個品牌:民進黨。也就是說,是民進黨這個品牌,讓很多候選人,尤其在南部,都喜歡跟蔡英文合照,事實上合照後面有更大的一個LOGO,也就是民進黨的品牌。

  剛剛各位教授都分析過,現在國民黨的品牌已經跌到谷底。因此,任何人只要跟國民黨站在一起,可能就會被那個品牌所拖累。所以在南部很清楚,很多國民黨民意代表,根本不敢掛出國民黨的那個LOGO;反倒是民進黨,他們初選的時候,都把民進黨那個LOGO弄得很大。所以我認為,所謂的“母雞帶小雞”,應該是這個品牌,如何能夠重新帶起人民的信心;要重新帶起人民的信心,以國民黨目前的態勢,坦白說,恐怕沒有這樣的能力。因此,你就要去創造那個人、創造那個意象。今天洪秀柱的特色,就像我們剛剛所說的柯文哲一樣,一個直白、但她的思考可能會比較多、比較完整,她有這樣的潛力可以出線。

  進一步來說,她如何讓自己這個品牌能夠發光發熱?我覺得剛剛講到的一點,講到媒體政治。我坦白說,台灣的媒體政治有更多的是台北效應。我為什麼這麼講?我在台北唸書的時候,我看這個新聞,我都會覺得:沒有錯喔,這個新聞確實在談我生活中間的事情;等到我回到南部——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等到我回到南部服務的時候,我發覺每天所看的新聞、應該是台北社區新聞吧?跟我南部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它會變成台灣的全部。

  我為什麼會這麼講;為什麼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會輸的這麼慘——表面上只輸掉台北市,事實上台北市的結果是投射到各個縣市來;大家會看到台北市的那樣一個對決,就會投射到——欸,我這個縣市、這樣一個藍跟綠的候選人的對決,是不是也類似這樣的一個色彩跟背景?所以我覺得洪秀柱就像我剛剛所說的,在中南部她當然要勤走,她要利用他本身這樣一個優勢:直白,會講閩南語;可是當她要建立起她的品牌,她就必須善用台北的媒體曝光的機會;也就是說你如何在台北媒體曝光的時候——就像剛剛各位教授所說的——你如何更嚴謹的去思考你所講的話,你所代表的意義,然後讓我們看到你背後的信念,是有很強的一些實證資料去支持你的規範性思考,我覺得很多人就會去支持你。

  譬如說剛剛談到政策,這麼說好了,就目前所看到的洪秀柱的政策,坦白說是屬於一種比較保守主義,譬如說反廢死、擁核。你說這些東西到底對或不對?我覺得就目前台灣的社會氛圍,包括我們上課的時候,其實很多的學生都會用一種比較自由主義的思維說:欸,我一定要廢死、我一定要反核,因為這代表進步。可是仔細想一想,回到我們一般人的生活層面,這個議題支持度真的那麼強烈嗎?有多少人真的想要廢死?有多少人真的想要反核?類似這樣的東西,你可以有你的立場,可是洪秀柱要提出這個立場,就像各位教授所說的,必須要有更堅實的資料來說服別人,為什麼你這樣做是對的。

  羅智強:洪秀柱能否超越國民黨的包袱
      可能是能否贏得選戰的決戰點

  我覺得國民黨短期內不可能找回驕傲感,可是如果國民黨的驕傲感找不回來,就算洪秀柱贏了這場選戰,也只能撐四年。為什麼?因為現在洪秀柱最大的,我認為她最大的所謂負面因素,不是她個人,而是國民黨,因為國民黨真的已經成為一個很重的包袱。

  過去國民黨為台灣做了很多好事,實行了很多好的政策,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國民義務教育等社會正義的政策,但是國民黨曾經做過的所有好事情都已經不見了,都被忘光了,到最後就剩下國民黨可能做了不好的事情。因此在這個選戰當中,尤其在年輕人的世界當中,國民黨成為一個非常重的標籤跟包袱。因此,洪秀柱要贏非常困難,這不是因為她個人的因素,而是大環境的因素,包括國民黨的包袱、國民黨負面的東西太強大了。

  但是這又產生另外一個情況,回到跟蔡英文的對照。從網路上來看,甚至是PTT----因為PTT我們都講是綠的——PTT裡面打藍打得很兇,但是也沒有怎麼挺蔡英文。為什麽?因為蔡英文也許不會讓人討厭,但實在不是一個會讓人喜歡的人,沒有辦法讓人有足夠的鬥志和動力為她戰斗。因此蔡英文今天的氣勢,一直都不是因為她個人的條件和個人魅力造成的,而是因為相對於國民黨的整個劣勢所牽絆造成的。因此我認為,最後選舉的一個關鍵點還是在洪秀柱:到底洪秀柱個人的魅力——到目前為止走得還不錯——能不能走下去,這是一個觀察指標;第二,就算她能走下去,她能不能把國民黨超越,就是超越國民黨的包袱,讓她個人條件變成這場選戰的一個主要的決戰點。我覺得這可能是最後一個觀察的指標。謝謝。

  張京育:結語

  現在看起來,如果沒有意外,兩個主要政黨人候選人應該都定了,至於有沒有其他政黨的人出來,現在還不確定,2016年的選戰恐怕還是兩個主要政黨之間的競爭。

  我們站在一個公民的立場,希望兩黨良性競爭,是一場比人才、比政策、比人格、比執行力的競爭。這是台灣政治往前走的主要動力。雖然難免會有一些負面的選舉會出來,包括美國在內也有負面的選舉,但是我們還是不忍看到、也不願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

  就我們公民來講,要細細地去評判所謂的負面選舉:到底是發動負面選舉得利呢,還是要懲罰那些發動負面選舉的政黨或者候選人?我認為這是我們公民應該有的一個責任,我們要去辨識這些東西。我想各位常常寫文章、或是上媒體的人,責任就更大了。公民只有一票,但你們的高見、可能影響很深遠,影響很多人。我們大家還是希望我們學界中人,第一要堅持真理,第二要講實話,第三我們希望講讓社會往前進。這是我們學界中人應有的一個態度。

  民主政治本來就是一個相當難推行的制度,不但要有健全的政黨,還要有健全的社會,還要有健全的機制,才能運行得好。

  但是我們也很坦白的講,中國幾千年以來,今天我們民眾可以決定自己的首長、選出自己的民意代表。我們在這裡推行了幾十年。儘管它不完美,但是它是一個重要的突破。我認為任何參與過這個政治過程的人,只要是正面的,他都有貢獻。我們希望這個貢獻能夠延續下去,希望我們的民主政治走得更為完美。我相信我們的民主政治走好了,對整個大中華地區來講,都有正面的影響。如果我們自己走得不好,也可能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那我們的責任就更大了。

  所以我們當然寄望於洪秀柱女士、蔡英文女士,他們帶領的團隊,打一場美好的、有意義的選戰。這一仗,要讓我們大家都贏。這是我們的期望和理想。

  非常感謝剛才五位老師發表這些高論,我相信中評社會做忠實的記錄,然後公開發表,供大家參考。

  評論員簡介

  張京育:台灣大學學士,政治大學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任,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政治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中華歐洲亞金會董事長等。現兼任政治大學和淡江大學教授。

  胡幼偉: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南伊利諾州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新聞學博士;曾任民生報記者、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所長、行政院發言人等;現為台灣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袁鶴齡:美國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國際政治學博士;曾任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中興大學台商研究中心主任、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專任副教授等;現為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等。

  莊淇銘:台灣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學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碩士、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資訊工程博士;曾任淡江大學副教授、教授,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高雄市政府顧問,淡江大學資訊研究所所長,開南管理學院(現在的開南大學)和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的教授兼校長,考試院典試委員,台北教育大學校長等;現為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黃清賢:政治大學法學碩士、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博士;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成功大學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南部中心執行長、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台南市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高雄市國際事務研究學社理事等。

  羅智強: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士、政治大學法學碩士;曾任馬英九總統競選辦公室發言人(2007.3.1~2008.5.20)、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任講師(2008~2010)、中央通訊社副社長(2008.10~2010.3)、總統府發言人(2010.3~2011.5)、馬英九總統競選總部副執行總幹事(2011.6~2012.1)、總統府副秘書長(2012.2~2013.10)、TVBS電視台2100黑白相對論主持人(2014.1~2014.3);現為中原大學兼任副教授等。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