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洪秀柱的崛起、挑戰與跨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9 17:19:50


 
  所以會出現一些讓人覺得意外的發言。這構成四個象限,就是民情、民粹跟可預測性這四個象限。如果高跟低是洪秀柱,會出現驚奇和驚喜的效應;如果是低跟低,就會出現驚嚇的效應。柯文哲其實正在從所謂的第一象限高低,走向低低;就是說,他現在開始嚇大家了。所以柯文哲剛好是一個例子,他開始對民情民粹的掌握度變低了,所以他現在走到所謂驚嚇的象限去。

  對民情民粹的掌握度低,但是可預測性很高,就是國民黨;國民黨正陷入一個叫顢頇的印象,這也是國民黨長期的困境,就是說它脫離了民情,但是又非常容易預測,每次的行為都可以猜得到會做甚麼反應。第四象限高跟高,是民進黨現在的狀況,因為民進黨對民情民粹的掌握相對是比較強的,但是它的反應的可預測性也是非常的高,因此人們會覺得沒有戲看,沒有新鮮感、很老套,所以民進黨會掉到這個框框裡面去。

  所以,這四個所謂的脈絡跟四個象限,構成我對洪秀柱現象的觀察。這四個脈絡跟四個象限,是目前為止洪秀柱的一個優勢,可是這優勢能不能保持,我覺得取決於幾個重點:

  第一,國民黨的狀況真的非常糟糕,簡直是到了加護病房的植物人的狀態。所以洪秀柱有沒有辦法創造說民眾因為喜歡洪秀柱、而讓她托起國民黨這個沉重的、不喜歡的包袱跟卡車,這一點是懷疑。所以,洪秀柱本身的選情,我個人評估還是非常劣勢的。

  第二個觀察指標是,急統這個牌打出來,會不會打中、會不會有效果,還要觀察。外省、急統問題,每次選舉都會出來,其實是台灣的悲哀。但是很抱歉,這兩個東西都是有效的,才會在每次選舉都出來。

  從另外一個地方來觀察這件事,在洪秀柱出來之前,民進黨其實已經不太打算打這張牌了,因為民進黨打算讓外圍打這張牌。蔡英文本身現在已經要往國民黨靠、她就是要消除兩岸所謂區隔的戰場。就是說,她要讓外界相信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沒有那麼糟,大家不要太擔心蔡英文,讓討厭國民黨的人放心投民進黨。因為過去這麼多年常常困擾選民的問題是:到底是討厭國民黨比較多,還是擔心民進黨比較多?擔心民進黨比較多就會投給國民黨,討厭國民黨比較多就會投給民進黨。所以,民進黨就設法降低民眾對它的擔心,然後希望民眾維持對國民黨的討厭,這樣民進黨就能勝選。

  可是洪秀柱在兩岸上所謂的標識清楚,當民進黨向洪秀柱打急統牌、紅帽牌的時候,也會讓蔡英文的中間路線破功,結果讓民眾對民進黨持續不放心,所以又會回到擔心與討厭的抉擇。所以策略上來講,洪秀柱必須繼續跟民進黨區隔,當然風險是所謂紅帽牌的風險係數會增加;但是如果不區隔,讓民進黨貼近的話,這場選戰在我看來就結束了。這是我的觀察。

  張京育:非常感謝羅教授從網路的角度,觀察國民黨的變化及洪秀柱現象的脈絡。台灣的政治,過去我們可以說某某人是大咖,他出來一號召、多少人就過去了。現在候選人跟民眾有很多直接接觸的機會,已經不太需要透過大咖;大咖本身的組織能力也下降了;很多所謂的大咖,往往是虛有其表、互相拉抬:“我是大咖,你也是大咖,我們在一起就通通都是大咖”這樣子的一個情形。實際上,今天民眾受教育的程度、接收媒體的程度,都超過以往,所以不太會像過去那樣信任所謂的大咖。“你叫我做甚麼我就做甚麼”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我認為,兩位候選人將來都面臨同樣的情勢。剛才羅先生也提到,國民黨在這個階段的組織能力、號召能力,有下降的情況,讓它的黨員失望了;所以洪秀柱能不能夠借重這樣的機制,恢復這個黨的生機,然後透過這個黨的生機擴大她對於這個選舉的訴求,還要看她跟現在黨的領導階層的關係。非常感謝羅教授的分析。

  胡幼偉:洪秀柱的傳播能力明顯好於蔡英文
      而且還可以用台語演講

  我非常認同剛才幾位談到、我第一輪發言有點忽略的洪秀柱個人的傳播能力(communication ability),在這一點上面洪秀柱與蔡英文有很明顯的對比。一般人對於蔡英文在傳播方面的技巧跟能力,開始有比較明確的印象,是她跟馬英九就ECFA那場電視辯論。蠻多人可能都滿驚的,蔡英文講話怎麼會沒有吸引力到這個地步……

  在我們今天這個所謂的媒介政治(media politics)時代,蔡英文其實是個不太適合上電視的人,而洪秀柱則正如相反。洪秀柱在自己的網站上面,都放著她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面,面對鏡頭講她的一系列政策;還有,她在國民黨中常會的那場理念報告,大家透過電視的轉播或網路都看到。

  我們年輕時弄過演講辯論,我們一看就知道洪秀柱以前一定是演講選手;一看她講話的方式,就能夠理解她年輕時常參加演講比賽。而蔡英文,一看就知道從小大概沒有參加過演講比賽。這也是洪秀柱可以利用的一個優勢。我認為,洪多在電視或網路上面露臉發言,展現她這種傳播方面的優勢,是維持她的熱度、以及民眾對她正面印象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支持度領先的候選人,通常不會主動要求進行電視辯論,甚至可能會回避,不過因為很多人會希望看到兩個女人如何在電視上辯論。盡管電視辯論對選舉結果未必有多少影響,但很多人會有這種期待,要求兩個女人一定要在電視上辯論。這種電視辯論,我覺得洪秀柱會佔蠻大的優勢。

  更為難得的是,洪秀柱還能夠用台語演講。今天國民黨A咖級的政治人物,除非原來就是本省籍,或從小在一個本省的環境中長大,不然的話是沒有辦法用閩南語演講的。候選人到中南部去,特別是越往南走,如果你沒辦法用台語跟人互動,那真的是幾乎不用選了。因此,洪秀柱可以用台語演講,是一個很好的優勢。她這個台語演講能力應該多展現。

  另外,談到母雞帶小雞的問題,她不太可能發揮甚麼母雞的效應。母雞也好,鳳凰也好,她創造了“雁行策略”的說法。我有點懷疑,所謂的母雞效應真的有那麼明顯、那麼強大嗎?從過去幾次選舉來看,其實民眾已經區隔得很清楚,就是說立委選舉是一回事,縣市長選舉又是另外一回事,總統選舉又是另外一回事;每一種公職,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以及發揮的功能,都是不同的。所以某個候選人是不是真的能夠得到某個選我的選舉,除非那個候選人獲得旋風式、超級熱烈的歡迎,否則未必是這樣。

  以國民黨目前的態勢來講,就算王金平或朱立倫出來當總統候選人,他能不能發揮甚麼母雞帶小雞效應,我也很懷疑。所以今天我們在談論洪秀柱的時候,這個議題很多人都還在談到,意思就是說:這個人沒用——第一個她本人不見得能當選總統,第二個她對拉抬立委選舉沒有甚麼作用,所以才會說吃了迷幻藥,才說是一時的旋風。是不是這樣還不知道,要到明年1月16日才知道,但是我個人比較懷疑。我認為,民眾看待洪秀柱跟看待國民黨立委其實是很不同的兩回事情,不太可能會發揮甚麼連結。這是我第二輪的補充,謝謝。

  張京育:謝謝胡教授從媒體政治的角度給我們做了進一步的分析,當然也談到國民黨裡面有不少的立法委員特別強調的所謂“母雞帶小雞”的問題。這個我有時候也很納悶,如果我們的立法委員都是小雞的話,那麼我們老百姓是甚麼?所以,關鍵是選立委的人本身要經常經營選區。當然整個執政黨的氣勢好會有幫助。但是即使執政黨氣勢不好,平時就要努力經營選區。正常情況應該是如此,而且你應該結合你們的力量,去支持你們的總統候選人,而不是等待一個救世主。我認為,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候選人,不但必須自求多福,同時還要團結起來支持自己黨主要的候選人,以及她的政策方向。換句話說,如果洪秀柱能夠提出一套民眾高度支持且有可行性的政策,也會帶動國民黨立法委員的選舉,因為她的政策將來需要經過立法院、沒有立法院的支持她的政策不可能很圓滿地推行。我覺得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看所謂母雞跟小雞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