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圍棋 大局觀不止是包攬冠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12:26:52


 
  競爭激烈使得新陳代謝速度加快

  在以往的專業體制下,中國圍棋培養出的頂尖棋手很少,這也影響了奪取世界冠軍的步伐。馬曉春1995年奪得第六屆東洋證券杯和第八屆富士通杯冠軍,2000年俞斌奪得LG杯冠軍,2005年常昊奪得應氏杯冠軍,中國圍棋在過往的歲月中基本維持五年一個世界冠軍的緩慢步調。

  隨著近些年中國圍棋轉向市場化體系,後備人才日益雄厚,競爭也隨之更加激烈,年輕棋手的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奪取世界冠軍的頻率和人數逐漸增多,今年更是首次上演“包圓”大戲。還有一點應當注意的是,六項大賽的冠軍被六個人奪得,同時,在中國的同齡棋手、甚至更小年齡棋手中,這六位冠軍也沒有顯眼到“眾望所歸”的地步。也就是說,與他們同檔次的年輕棋手,仍然可以列出一長串名單。

  由於良好的“造血機制”,中國圍棋新陳代謝正以加速度進行,不要說常昊、羅洗河等70後棋手,連古力和孔傑等80後著名棋手,絕大多數已經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如今,有很多喜愛圍棋的孩子每年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進入馬曉春圍棋道場、聶葛圍棋道場等地深造,期盼在這裡實現進入職業棋手行列、甚至奪取世界冠軍的遠大夢想。

  11歲的蔡文鑫和14歲的花暢,兩個孩子都來自江蘇,6歲開始學棋、3年前來到北京聶葛圍棋道場學藝,學業則被擱置。他們的家長則放棄原有工作,陪伴在孩子身旁照料。談起來北京的初衷,家長們給出的答案幾乎相同,“北京的圍棋氛圍好,師資力量雄厚,學棋可以少走彎路。既然孩子喜歡圍棋,又有遠大理想,就盡力幫助他們去實現。”

  談到未來,花暢的母親楊慧表示:“孩子來北京後進步非常明顯,只是由於實力還不夠,3次衝段賽都沒有過關,最終衝段成功與否還很難說,再堅持一段時間看看。”儘管蔡文鑫兩次衝段賽也沒有成功,但他的父親蔡洪卻對兒子衝段很有信心,只是更遠的未來還不好說,“目前競爭非常激烈,即便孩子能夠入段,也不見得能被一些隊伍相中打圍棋聯賽,只能順其自然。”

  對此,俞斌感慨地說:“國內圍棋培訓市場的確火爆。但即便是每年衝段成功的25名棋手,能夠真正打上圍棋聯賽的也並不多,畢竟目前職業棋手的生存空間就那麼大。照這樣的節奏,職業棋手人數越來越多,大多數將來不但打不上職業比賽,就是在圍棋圈內找個營生都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