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靠情懷去學的“無字天書”
儘管,上世紀80年代體育經紀人已在中國興起,但經紀人和運動員能“光明正大”地建立合作關係,在10多年前還並非易事。2006年4月,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中國第六批14個新職業中,體育經紀人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現實土壤中,話語權依然是這個新職業的奢侈品。
在中國體育經紀人發展的30多年歷程裡,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改革是不可忽視的轉折點,而足球也成了當前運動員經紀業務最與國際接軌的項目——除足球、籃球等職業化開展較早的項目外,國內經紀人服務的對象大部分是體制內運動員,幾乎很少有人存在轉會需求,而剝離國際體育經紀領域的關鍵業務後,經紀人的主要任務便是幫運動員爭取商務、綜藝資源,尋找機會提升咖位的可能性。甚至在CBA這樣的職業聯賽中,也依然存在“市場”和“體制”之間的博弈,球員想轉會也需經重重關卡,這讓一些初涉籃球的經紀人同樣無法開展核心業務。
在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肖淑紅看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同樣是關鍵時刻,“讓更多人看到了體育的市場效應,思考的人多了,對體育經紀人也有了更多認識。”在這種背景下,各項目中心攥住運動員衣角的手也在慢慢鬆動,更多運動員發現了自己“走到台前”的需要。但此時,“經紀人有沒有搞清楚應該以什麼方式去挖掘運動員的商業價值?”
在徐競看來,讓從小在住、學、訓“三集中”體制內成長起來的運動員走向台前成為體育明星,最難的是幫他們呈現生活中真實的一面。徐競發現,專訪往往讓運動員“比較怵”,“他們習慣了三言兩語談談備戰、點評比賽的採訪模式,一旦觸及生活‘跨了界’,就喪失了表達的勇氣。”鎂光燈一照,幽默的人竟變得木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