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民健身:風口下產業蛋糕是否真的變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07 15:11:55


 
  在《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開局起步之年,國內兩家體育健身器材的行業龍頭公司,一家2017半年業績跳水,另一家從政府體育部門接單大幅下滑。

  按常理,新出爐的全民健身計劃應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從政策層面保駕護航,在經費上充分給予傾斜支持。但最能感知行業冷暖的市場經營主體——產業的龍頭企業,卻用業績表達了現實的困惑:市場蛋糕真的變大了嗎?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新華網體育,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體育上的主要投入是用於大型比賽場館的硬件設施建設,而這塊的投入又主要依賴體彩公益金。刨去建設比賽場館所需的大量經費,真正能留作公共基礎健身設施上的資金就不多了。

  相較發達國家,我國在基礎公共健身資源上存在著巨大差距,以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57平方米來計算,不足美國相應數值的1/10,不足日本的1/12。基礎健身場地和配套器材日益無法滿足高漲的群衆健身需求。

  有專家表示,天津全運會的精神內涵是弘揚全民健身和全民參與,具有非常好的產業指向。全民健身應把資金投向覆蓋面更廣的基礎健身設施上,打造涵蓋多功能小運動場和健身小公園這樣的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圏”,從而帶動更多的群衆參與進全民健身,如此產業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為大衆提供健身服務的相關企業也有類似感觸。專注發展健身連鎖俱樂部的英睿健康產業集團CEO江莉在接受新華網體育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家對於商業健身俱樂部以及對社區健身有貢獻的健身中心在政策方面,相應的幫扶政策存在一定缺失,譬如稅費、能耗費用是否可以適當降低些?國務院46號文件出台以後,體育產業是面臨著五萬億元的一個巨大市場紅利,但如何能够把紅利開發出來,對於具有半公益性質的健身企業來說尤感壓力巨大。”

  華中師範大學陳元欣教授指出,如果民營體育場館和健身機構在稅費方面,能享受相關政策的優惠,那麼老百姓在健身方面的支出,將會有20%~25%的下降空間。一旦大衆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能循環引導健身產業和全民健身向前發展。

  版權信息:新華網體育擁有以上所有資料的版權和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在顯著位置明確注明來源并用於非商業傳播的,可以轉載。未按照規範轉載者,新華網體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來源:新華網體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