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對於教育部 “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干預”重點實驗室提出的20米往返跑取代中長跑的想法,綜合各方聲音,除了該實驗室上海中小學研究基地負責人、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季瀏之外,業內人士大多對此持保留態度。因為這個提議更像是一個新鮮出爐的應急措施,而並非進行了足夠科學的論證。
相對來說,20米往返跑需要精密的儀器,測試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效率很低。但這不是最重要的,跳箱出了危險就取消跳箱,單雙杠出了危險就取消單雙杠,如今爆出學生猝死事件便直接取消中長跑,這種“一刀切”做法非常值得商榷。保護學生安全固然非常重要,但這是否要付出體育課都被迫“肢解”的代價?更何況,20米往返跑加入了急停、觸摸、轉身動作,對膝蓋的傷害大,其實並未減少學生暈倒、猝死的可能。
導致學生猝死悲劇真正的原因在於,學生在體質並未達標的情況下,不應為了成績達標而超負荷運動。這更像是一個邏輯上的悖論,因為學生體質下降,提出重視學生身體鍛煉,於是對體育課成績嚴格要求,出現學生猝死,體育課再度被推到風口浪尖,只能把“危險項目”一項項移除,學生體質繼續下降。
這不由讓人想起,有人提出過,中國足球水平想提高,就把足球納入中、高考成績。殊不知,單純追求成績達標,不但會弱化體育本身的效用,而且會將更多的場外因素帶入體育中。什麼叫體質提高?這個東西不好量化,當然不如測試800米、1000米來得容易。學生體育成績都達標,就意味體質都提高了,這樣的觀點不扭轉,學校體育的尷尬還會繼續。(來源:北國網-《遼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