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功夫被指過度神化 與愛國相聯輸不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5 10:17:59  


 
  對於這種爭論,李成銀有自己的看法:“其實對中國功夫進行神化,從古至今就有。比如說太極拳的起源,就有很多古籍記載,稱張三豐是在夢中跟真武大帝學的。這怎麼可能呢?如果說你在夢中偶爾會夢到一兩個動作,這還合理一些,夢到一套全新的功夫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神話傳說。”但是對自己的功夫進行“神化”,在中國古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李成銀認為,這種“神化”跟當時的背景有著極其深刻的聯繫:“古人神化自己功夫的目的,是希望發揚光大自己的這門功夫,那時候大家知識都不是很豐富,比較迷信,你創一門功夫,說是你自己創的,人家未必會學,但是如果你假托你的功夫是達摩老祖傳的,可能會有很多人跟你學,所以這種神化功夫的做法自古就非常流行。”而到了近現代,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十多年的時間裡,國內也曾出現過一次神化功夫的高潮,只是這次神化的對象是以氣功為主。“當時假氣功非常多,基本上是個有點膽子會點功夫的人就敢說自己是氣功大師,再找幾個所謂的弟子當托,就可以行騙蒙人了。”馬紅標說起上世紀80年代的“氣功熱”時這樣表示。更多的神化中國功夫,則來自於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在這些被“加工”過的作品中,中國功夫成了瀟灑、有效、無敵的代名詞,而所謂的高手則一定是鶴發童顔,隱居於山林之中不問世事的老者。“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年紀大就是高手?這根本不符合人體規律。”馬紅標開辦武館武校多年,他曾遇到過很多帶有這種幻想的人:“有孩子,也有大人,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兒。人年紀大了,身體各個機能衰退,怎麼可能成為武林高手打敗年輕人呢?”

D 輸不起的中國功夫

  近年來,國內網友們關於功夫的爭論極其多,而且還將民族情結與中國功夫聯繫在一起。

  王瀚墨對此深有感觸,“中國功夫跟愛國有關係嗎?就算有,那麼中國功夫贏了外國功夫,就代表它一定是世界第一嗎?”

  1996年,王瀚墨拜在濟南太極拳高手信玉和門下學習太極拳,“我跟一個韓國人交手,他是跆拳道黑帶四段,曾是首爾跆拳道比賽第三名。”正常比賽,王瀚墨一直占據優勢,“不能說贏了,但是起碼‘沾光’了。”更讓王瀚墨得意的是,對方在交手結束後曾對王瀚墨說過這樣幾句話:“永遠不要小看中國功夫,永遠不要輕易跟中國功夫交手。”

  年輕的王瀚墨因此得意洋洋:“那時候年輕,就跟師傅說這事兒,瞎‘顯擺’。”但是信玉和聽說之後非但沒高興,反而將王瀚墨訓了一頓。“有兩句話我記憶猶新,師父當時就問我:‘你能代表太極拳嗎?你能代表中國功夫嗎?"這幾個問題讓王瀚墨一下明白了很多:“首先,中國功夫就是技擊手段,只要是技擊手段運用到比賽中,就會有輸有贏。贏了,只能證明你的能力比對方強,但不見得中國功夫就比對方代表的功夫強。”

  在王瀚墨看來,如今太極拳最需要的是“祛魅”:“首先大家要明白,太極拳確實有著其技擊上的優勢,但是它並非天下第一。全世界有各種格鬥技能,各有各的優勢,大家應該更為理性的去看待這些技能,而不是單純的唯我獨尊。”而對於如今屢見不鮮的“神化”太極拳等問題,王瀚墨則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另外我覺得不能因為某些人打著太極拳的名號騙人,就把太極拳當做一無是處的東西,要辨證理性的去看待它,它的優勢我們可以學習繼承,但是這不意味著太極拳就一定是天下第一了。”(來源:中國廣播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