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功夫熊貓2》是文化元素“出口轉內銷”之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4 16:01:06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功夫熊貓”重出江湖,贏得一片叫座叫好之聲。然而,也有一些人站在“文化侵略”的高度呼籲國人對其進行抵制。

  新華網今天刊登署名文章說,對於某一話題出現不同的聲音,這很正常。這既體現多樣性的存在,又有效拓展了多元化的理解。然而在認真觀賞影片後,筆者認為,與其用牽強的理由拒《功夫熊貓2》於千里之外,不如以樂觀其成的心態把它看作是中國文化元素“出口轉內銷”的一次返鄉之旅。

  首先,從形式上來看,指斥《功夫熊貓2》是對中國的“文化入侵”這一說法,明顯言過其實。無論“功夫”也好,還是“熊貓”也罷,都取材於中國。依筆者所見,《功夫熊貓2》能在大片雲集的暑期檔脫穎而出,乃是源於對國人其中中國元素的獨特情結。因此,《功夫熊貓2》的成功,實則是中國文化的成功。我們大可不必僅僅由於它的製作方是外國公司就義憤填膺、坐立不安。倒不如將之視為中國文化的又一次“借船出海”,別忘了這部片子除了在中國上映外還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同步發行著呢!

  其次,從內容上來看,《功夫熊貓2》在前作的基礎上展現了愈加豐富的中國元素:片中不僅出現了二胡、嗩呐、編鐘等中國樂器,還包羅了諸如皮影戲、舞龍舞獅、煙花、針灸等中國味濃重的戲碼;不但構思了乘黃包車大戰、拿琵琶當武器、練太極擋炮彈之類的橋段,片尾處鵝爸爸特意製作的宣傳海報上還出現了“我兒報國”的中文字樣。這諸多匠心獨運的設計一次次勾起觀者對於美麗中國的無限遐思和神往,潤物於“有聲有形”。此外,貫穿片子始終的還有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既有鵝爸爸對於收養的兒子熊貓阿寶的父子情深,又有欲求解開自己身世之謎的阿寶對於熊貓爸媽殘存記憶的溫馨碎片,這不僅能打動少不經事的孩子,也能感動飽經風霜的父母。片中點點滴滴的細微瑣碎,都和中國文化傳統一脈相承,讓國人在100多分鐘的觀影過程中產生共鳴。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誠然,對於宣揚抵制《功夫熊貓2》人士的拳拳愛國之心我們也當理解,但文化產業有其自身的獨特發展規律,與其吹毛求疵或是為中國符號“被竊取”之類的自憐自傷,何不加緊苦練內功,盡快把中國自身的文化產業發展壯大起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