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請對微博的自我淨化多點信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1 12:02:21  


  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金庸在微博“被去世”,引發輿論對微博傳播方式的思考,同時也給當事人及更多的媒體人一個反省契機。“青年話題”8日發表《金庸“被去世”誰對微博負責》一文,提出“微博的道德和事實審核機制究竟在哪里”的問題。

  這個問題提得正是時候,微博改變了傳播,也改變了生活,當它成為一個龐大群體的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時,對它的檢視及省思就很有必要。但是,我不同意這篇文章中的悲觀論調,更不同意作者所說,對微博傳播謠言除了審核外,就幾乎無解的結論。

  微博的問題幾乎與生俱來,它的快捷傳播方式,必然導致信息流量的增大;同時,因其“碎片化”特征而帶來的割裂性,也必然存在片面或信源斷裂。但是,與生俱來的還有另一個特征,就是要訓練和提高如何把碎片整合為整體的思維能力。如果缺少這個能力,即使把整個宇宙放在面前,即使面對的不是微博而是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等,你看到的依然還是碎片。這也意味著,微博的問題其實也是傳統媒體當初問世時的問題,它之所以讓人感到嚴重,只是與其傳播速度有關。

  這就好比汽車與自行車的關係,都有刹車,但這種裝置只在面對危險時使用,這是共性。如果非要讓汽車另加一個減速裝置而與自行車處於同樣的速度,相信沒人會再買汽車。微博比傳統媒體傳播要快捷,它的缺點明顯,比如快捷地產生和傳播謠言;但另一個方面則是它的辟謠速度同樣快捷。就以金庸在微博“被去世”事件而論,從開始傳播到閭丘露薇辟謠,微博屏幕上鋪天蓋地都是辟謠、道歉、內疚和自責,先生很快就“複活”了。這反過來說明,信息流通越快,辟謠功能更健全,信息越容易去偽存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