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房地產足球”調查:地產強勢砸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9 14:21:27  


今年6月28日,廣州恒大俱樂部引進重量級球員。
 
  另外,算上青島中能、南昌衡源等俱樂部,投資方有著房地產企業背景的俱樂部在中超聯賽中已占據半壁江山。實際上,即便北京國安、山東魯能這樣的老牌國企足球俱樂部,在其發展壯大過程中也與房地產業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據記者統計,單就中超聯賽的俱樂部,不“沾”房地產的反而是鳳毛麟角。

  “房地產企業已經成為支撐中國職業足球聯賽運轉的重要力量,”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劉清早分析認為,儘管房地產企業介入足球在中國足球職業化初期就已有之,比如大連萬達等,但隨著近年來一些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因為難以為繼而退出足球圈,‘房地產足球’逐步呈現大幅擴張勢頭。“房地產商願意出錢,這對中國足球應該是好事,但由於中國的房地產業和足球行業均缺乏規範、成熟的運行機制,‘房地產足球’的風險不可低估。”

明知不賺錢,為何還“燒錢”?

  中國足球走上職業化道路16年來,一直因“非職業”“偽職業”而飽受詬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俱樂部自我造血功能不足,至今沒有一家能夠實現贏利,在產出很小的基礎上,一味片面追求高投入。在歐美不少國家作為重要產業的職業足球,在中國反而成為“燒錢”的黑洞。那麼,明知足球不賺錢,房地產企業為何還要趨之若鶩?房地產企業投資足球背後的玄機到底何在?

  “為了中國足球,企業要盡一份社會責任”,這是不少房地產企業老總宣揚的投資足球的初衷,與以前許多國企的表態如出一轍。但沒有人相信,有著逐利本性的房地產企業儘管財大氣粗,但絕不會傻到去做賠本的買賣。

  “取悅當地政府,爭取政策支持,追求廣告效應,”長期關注職業足球發展的山東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顧晨光這樣概括房地產公司大舉進軍足球行業的目的。他說,足球在許多地方是一張城市名片,房地產企業在投資足球的同時也獲得了與地方政府的對話渠道,有了足球這個紐帶,企業在日常經營中自然可以得到不少“關照”,而這種“照顧”,甚至倍於他們在足球上的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