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坐次電梯三毛錢:老舊小區電梯改造的盈利路
http://www.CRNTT.com   2019-08-19 10:54:38


 
  而上海則試點了所謂的“6+1模式”,是指由開發商出資在原有6層住宅頂層加蓋一層,加層房屋出售所得用於補貼電梯安裝與前期保養費用,業主只需支付電梯運行費。

  張險峰認為,發動社會力量投入改造的模式值得肯定,企業通過先期投入改善了居住條件,自然可以通過後續服務收取應得的費用。在推行這種模式之前,還是需要政府提前做好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把各種技術方法、各種渠道籌措的資金統籌加以考慮,避免重複建設或單一科目改造帶來新的問題。

  挖掘新的盈利空間

  與政府補貼為主的基礎設施改造相比,公共服務產品的提供和收費,可以為企業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張險峰告訴記者,老舊小區改造,其實可以在建造技術和產品、地上地下空間的挖潛利用、後續管理運營等環節,創造新的盈利空間。

  比如在土地空間挖潛方面,可以通過優化規劃設計,把邊角廢棄土地、地下空間進行二次開發,改為停車、商業服務、運動休閑、養老服務等設施,為投入改造的企業帶來土地經營效益。在水系統、供熱、網絡、電梯改造中,鼓勵建造商與運營捆綁,在運營收費中實現資金平衡等等。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與“棚改”等其他城市更新模式不同,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與居民持續溝通,如何提高居民購買服務的意識,顯然是重中之重。

  願景明德集團承接了北京勁鬆小區等多個老舊小區改造的標杆項目。其城市更新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光做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盈利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物業管理較差的問題,導致居民不滿意,也就不會主動繳物業費,所以公司就沒有意願進行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或者是物業管理水平越來越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如何走出這個循環?這顯然需要政府部門與企業做更多的工作。

  其中,政府部門應當從制度設計、政策法規、技術標準、財政補貼、系統規劃、市場准入、公眾參與機制、推動技術創新和集成應用等多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和因地施策,發揮政府應有的主導作用。

  同時,基層、社區的引導作用不可忽視。一位北京某老舊小區的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是否需要電梯改造的問題上,居委會組織了居民議事會和樓門長會,率先獲得小區內部分積極分子的認可;隨後居委會幹部分成10個工作組,早上7-8點入戶收集老年居民意見,晚上9-10點入戶搜集年輕居民意見,多輪溝通後最終獲得了一致同意。

  而在企業層面,上述願景明德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在某小區的閑置空地上新建了社區服務中心。中心內部引入哪些服務商家,是通過向居民發放2000多份調查問卷得到的。同時,還順應居民要求,為社區街邊二十多年的理髮師傅,裝修改造了二十多平米的營業空間。

  目前,該負責人介紹,願景集團在勁鬆小區的業務,收入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是物業費,相對較少,但也能彌補當前部分運營缺口;第二是停車管理,整個小區有五百多個停車位,這部分帶來一定的收入;第三是企業利用自有資金投資改造,在街道的支持下,把社區內閑置、低效利用的空間盤活起來,引入便民服務業態和社區廣告所產生的收入。未來,還將引入一些入戶的保潔、維修的收入。

  張險峰指出,“老舊小區改造首先是一項社會事業,其次才是一塊市場經濟的蛋糕。因此,在平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應以社會效益為先,在確保群眾滿意的前提下再考慮經濟效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