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平昌冬奧會火炬手中有一位中國留守兒童
http://www.CRNTT.com   2018-01-10 11:01:03


 
  學建築的路異常艱辛,除了要在實驗室研究結構,還要面對在工地施工的壓力,但楊仕林沒有退縮,還順利被國家選做公派生在烏克蘭基輔讀研究生。

  被公益所助,更要助力公益

  被楊仕林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中國三星推薦他作為火炬手參加平昌冬奧會火炬傳遞。這不是楊仕林第一次走出國門,卻是他最興奮激動的一次。

  聖火傳遞是在韓國浦項進行的。楊仕林一下車就感受到了民眾的熱情。“一開始挺緊張的,但是下車後看到很多中國人,就感到特別親切,沒有異國的感覺。跑的過程很享受,完事還覺得有點短呢。”

  走出國門的他仍心系建築事業。不論是在烏克蘭求學期間,還是在韓國參加活動的短短數日,楊仕林總愛觀察街道的建築、橋梁的設計以及城市的規劃。

  在他看來,國外橋梁的建造裝備技術是很先進的:很小的橋都採用預制結構,把對交通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包括運載建築的工具都是特製的,這在中國很少見。“我就覺得咱們人口也多,可以把這些技術引入我們中國,我能夠看到這些,多走一走、多學習挺好的。”

  在傳遞火炬之後,楊仕林深刻感受到身上肩負的那種使命感,他希望以後可以讓自己的同胞在一個很流暢的城市環境裡面舒服地生活,他現在想的就是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

  從留守兒童到公派留學、再到成為奧運火炬手,楊仕林受益於公益,體會到做公益的樂趣和感動,更在公益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楊仕林的成長,就是中國三星深耕公益最真實的寫照。

  “我想要在未來通過這種公益能量更好地回饋社會,幫助更多的人,可能這一輩子都會和公益結緣。”

  (來源:海外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