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區房價的背後推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0 17:30:26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6年省吃儉用後攢下的200萬元,卻連一套小戶型學區房的首付都不夠,年輕媽媽張女士只能望“房”興嘆。提起學區房,總能觸動聽者的神經。2016年以來,在樓市的輿論場中,學區房越發成了進入名校的入場券;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它的背後是一個由中介、意見領袖編織而成的江湖。

  攢了6年的錢不夠首付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年輕媽媽張女士想盡可能地為女兒提供最好的東西,無論是一年19000元的英語培訓,還是一個能進入名校的資格。

  嚴格說,張女士現在住的房子也有劃片的小學,雖不是名校,可也不是大夥兒口中的“渣小”。可她並不滿意,入得了她眼的至少得是崇文小學。於是,她拿出夫妻倆6年省吃儉用攢下的200萬元,想在崇文門買套學區房。然而,只問了一套房,張女士就被嚇住了。一套新景家園的68平方米二手房,業主表示因為有稅願意降價20萬元,但總價還要580萬,折合單價85000元/平方米,她的200萬元連首付都不夠。

  堅挺,是經紀人最愛冠在學區房之上的字眼。4月,市場的看房熱情普遍降溫,可能劃入好學校的學區房,還是有看房人。崇文門區域的一位經紀人告訴記者,一套新景家園的兩居,17日一天就有7組看房人。“無論市場如何變動,上學是剛需,學區房自然不會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