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院士:小學生學奧數除了加重負擔沒別的用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4 11:12:33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成才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昨天下午,中科院院士、著名基礎數學家楊樂教授,來到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為師生們作了一場名為“數學 應用 創新”的科普報告。他告訴大家,數學與很多學科相關聯,學好數學很重要,但成才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說到小學生“全民奧數”,他表示這是走上邪路,除了加重學生負擔讓學生厭惡數學,沒有其他好處。

  觀點1

  成才如跑馬拉松,先得堅持20年

  提到楊樂,數學界的人士會把他的名字和陳景潤聯繫在一起,和他同時期出現的那串閃光的名字是華羅庚、陳景潤、錢學森、鄧稼先……他曾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年齡最小的學部委員(院士),初中立志一定要把用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寫在未來的數學書上,20多年後,他和同事張廣厚的成果被國際上稱為“張楊定理”。

  昨天,76歲的楊樂教授感慨,自己被稱為“青年學者”多年,仍言猶在耳,轉眼已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感嘆時間易逝的同時,更思考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是不是能留下一些痕跡。

  他認為,年輕人要有很好的理想,除了考慮一些物質因素外,要把心思放在專業方面如何更好的成長,成為更高水平的人才上。

  他感慨,成才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選擇一個專業,要想成為高水平的人才,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本科讀到博士,再經歷10年的研究,加起來差不多要20年時間才能成為一個專家級的人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