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魯甸地震搜救紀實:救援隊員2天只睡5小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7 10:08:15


 
  道路是地震災區的生命線。全速前進打通阻斷的道路,就是災區打開生命的通道。

  4日下午,一架軍用直升機準確地降落在臨時搭建、平整過後的停機坪,從震中龍頭山鎮龍泉村學校附近的空地上運走了第一批傷員。“空中生命線”就此開通。

  直升機轟鳴而去,開始了生命接力。截至6日16時30分,成都軍區出動直升機267架次,運送危重傷員159名。

  5日一大清早,武警交通第一總隊第三大隊第一支隊隊長陳凱旋站在龍泉鎮鎮口被塌方阻斷的公路上,他身旁的山腳下是滔滔流過的龍泉河。

  前方道路被掩埋,龍泉河橋被阻斷,通往重災區龍頭山鎮老街只剩一座僅能步行的小橋。

  “不能讓傷員躺在大街上!”陳凱旋開始了他的戰前動員。

  十台大型工程車,60名幹部戰士——屬於他們的戰鬥打響了。

  5日22時左右,燈火通明的龍泉河畔,通往震中龍頭山鎮的“咽喉橋”——龍泉河鋼架橋順利架成,魯甸地震發生後一度中斷的通往震中的道路終於打通。呼嘯的救護車全速開進震中,源源不斷的救災物資通過這座藍色的生命之橋送到了災區人民的手中。

  投入人力1.2萬餘人次,組織大型機械2200餘台(輛),陸續搶通了國道213線、昭巧二級路和上百條縣鄉、鄉村公路等救災生命線;截至6日16時,災區90%的區域已恢復正常通訊;災區複電率達88%;受災地區已有33個點恢復供水,解決供水人口6.57萬人……

  數字背後凝聚的是各方的艱辛努力。雲南省副省長、魯甸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第一副總指揮長尹建業說,與時間賽跑,全力搶通生命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