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90後大學生消費月均千元 買裝備買名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4 15:15:15


 
  現在在一家公司當老總的徐先生,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在廣州上大學的。他告訴記者,即使是廣州本地經濟條件不錯的孩子,每月生活費也就200多元,“那時沒有網購,買個名牌要去友誼,大學生大都沒有追星和追名牌的概念。”不過,因為經濟並不十分發達,那個年代,大學生要兼職賺錢的機會也不多,“只有很少的同學,會去一些知名的餐廳兼職賺錢。”

  80後
 
  “對於普通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個月800-1000元的生活費,就已經綽綽有餘”

  80後作為改革開放後成長的一代,在大學生活零花錢方面,比70後大學生富裕了不少。記者採訪了解到,大多數80後大學生每月零花錢可達到500元-800元。那個年代,對於開始火爆的80後藝考生來說,除了學費較高外,大學生活的零花錢更顯“富裕”。

  出生於1984年的碩子,就是一名攝影專業的藝術生,他告訴記者:“那時我們的學費大概在8000元左右,與其他普通類專業相比,價格高了不少,所以相對來說,班上同學的家庭相對富裕。”1000元-1500元的生活費,在碩子班上屬於平均水平。

  “其實對於普通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個月800-1000元的生活費,就已經綽綽有餘。”碩子回憶道,“還能偶爾出去開個小灶,跟同學吃個烤串什麼的,平均一天大概20-30元。”但對學攝影的小碩來說,1000元卻稍顯不足。對於一周需要拍5-10卷膠卷的小碩來說,這才是每個月零花錢的“大頭”。小碩說,“如在學校辦個影展,那更是要將一個月的生活費搭進去。”照片放大、簡易裝裱、租木架等都需要用到自己的零花錢。

  “那時候,談戀愛花費不多,在學校50元左右就夠兩個人吃了。”小碩說,“平時出去也最多是去逛公園、爬山等踏青。”那時,給女朋友拍好看的照片,比送衣服更討歡心。

  那麼,錢不夠花的同學怎麼辦?80後的林格量表示,大學讀書時自己靠做小生意補貼生活所需。“大三大四時,運氣好接了一些活兒,每月高時能賺到3000元左右。”不過,因為不懂理財,賺得多也花得多。對此,他也有些遺憾,“希望如今的大學生們還是要有點理財意識,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做一些隨著時間會增值的投資。”

  (來源:《新快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