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獨角戲”“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第一,要放在上合組織框架下作為合作項目,這樣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可能更容易被接受;第二,要先做好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工作,再與土耳其等國家進行聯合研究。”事實上,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之後,中亞國家對此態度不一:有積極支持者,也有態度消極者。其背後原因,正是俄羅斯的態度曖昧。
有知情人士表示,在國際交流中俄羅斯專家曾多次表現出對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意圖的疑慮。
在中亞地區,中國與俄羅斯兩個大國領導的上合組織在政治、軍事合作交流方面較為頻繁,而經濟合作較少。此前,中國曾提議建設上合組織銀行和自貿區,都沒有得到積極支持。而以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覆蓋的國家範圍大致重合,中亞地區又是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中國此舉引起俄羅斯的警惕亦在情理之中。
此前,國內有學者將中國的這些舉措稱為“西進戰略”,這被俄羅斯翻譯為中國的“西征戰略”,從而引起俄方反彈,中亞有些國家也不支持。中亞國家靠長期向中國供應資源能源實現經濟發展,難以持續;而中國在該地區被塑造為能源資源掠奪者的形象,“西進戰略”更加深了這些國家的擔憂。
多位國際關係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西進戰略”本質上是一種擴張化的單邊戰略,難免引起周邊國家的疑慮:一方面俄羅斯懷疑中國試圖控制中亞,並將中亞作為跳板,將手伸進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另一方面,中亞國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處境微妙,而且也擔心中國利用“西進戰略”將該地區變為經濟附庸,就像當年蘇聯的做法一樣。
此前,“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中的交通、油氣管線,試圖繞開俄羅斯,引起俄不滿。 “俄國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抱怨非常大,認為這麼大的事不跟它商量;而要使俄羅斯不反對,那就要把它納入進來,與它分享一些利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告訴記者。
後來重新修改的方案,鐵路和油氣管道都經過俄羅斯,打消了俄的顧慮。因此,在此次索契冬奧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積極響應中方建設“一路一帶”的倡議。
張蘊嶺建議,中國提出新的戰略理念,應該讓別的國家理解,不應因為缺乏共同研究,而導致一些國家不支持。“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即吸取這一教訓,前期各國報方案,再把各個國家的共同意願盡最大可能加以融合。
“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第一,要放在上合組織框架下作為合作項目,這樣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可能更容易被接受;第二,要先做好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工作,再與土耳其等國家進行聯合研究。”張蘊嶺說。
在“海上絲綢之路”問題上,東盟國家也是態度不一。在東南亞,中國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的基礎,在於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十幾年,雙方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程度較高。
“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在於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進而打造命運共同體。對此,新加坡表示歡迎,印尼則比較謹慎。去年,印尼經濟增速不到6%,而這一年正是中國對印尼貿易順差最大的一年。如果打造自貿區升級版,那就意味著開放更大的市場,印尼擔憂中國商品大量湧入,衝擊印尼的產業。
此外,在南海問題上的爭端,也使得中國對東盟國家的態度不一。金燦榮告訴記者,對於東南亞國家,中國也採取了“不等距外交”:關係良好的國家,中國要更好地合作,而關係不好的國家,則要進行反擊和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