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納卡戰爭看預警機未來發展的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2-05 10:26:48


  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在去年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爆發的軍事衝突中,阿塞拜疆軍隊所用的TB-2無人機屢屢得手,摧毀了亞美尼亞不少坦克、火炮以及部分防空陣地。阿塞拜疆軍隊的無人機是如何做到精確發現目標並實施攻擊的呢?據外媒報道,土耳其E-7T預警機提供大量情報支撐,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據稱,在此次軍事衝突中,土耳其派出的E-7T預警機一直在納卡地區附近活動,為阿塞拜疆軍隊的行動尤其是無人機攻擊提供情報信息。這條帶著戰場熱度的消息,讓預警偵察飛機這一戰爭“寵兒”又一次走進世人視線。且看專家對此解讀。

  由艦載裝備起步的空中聯合作戰力量“倍增器”

  預警偵察飛機(以下簡稱預警機)是一種高度集成先進技術、地位作用十分重要的空中高價值裝備,是名副其實的空中聯合作戰力量“倍增器”。

  它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美國海軍為應對日本低空魚雷轟炸機的威脅,於1943年啟動“卡迪拉克”計劃,委托麻省理工學院開展探索研究,在飛機上安裝一種監視雷達,以便及早發現來襲的低空飛機和海面軍艦。

  1944年,一架TBM-3“復仇者”艦載轟炸機拆除機上的武器系統,安裝上一部經過改進的艦載搜索雷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艦載預警機——“TBM-3W”。

  該機能夠探測到100多千米距離內低空飛行的飛機與300千米左右處的日本軍艦。機上僅有1名駕駛員和1名雷達操作員,雷達操作員通過超短波電台將探測到的目標信號連同雷達天線指向信息傳送到軍艦上,為艦上指揮官指揮作戰提供依據。

  從1944年誕生至今,預警機的發展已有近80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它經歷了比較大的作戰使用角色轉換與技術能力提升。在作戰角色上,從“預警偵察”向“預警偵察+控制引導”轉變;在技術能力上,從早期監視雷達與載機的簡單組合發展到集雷達、敵我識別、電子偵察、通信、導航、指揮控制於一體的任務電子系統與載機的有機結合。

  從某種意義上講,第一代預警機幾乎相當於“雷達+載機”。其主要代表機型有美海軍的“TBM-3W”、E-1B等,主要解決了雷達裝機升空、探測低空目標等問題。在這一階段,其雷達探測尚是人工讀報,情報通過話音和莫爾斯電碼報告至指揮機構。載機普遍較小,雷達探測距離不遠;隨預警機升空工作的人員不多,不具備控制引導能力。其發展重點是提升預警雷達的下視能力、不斷改善雷達性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