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納卡戰爭看預警機未來發展的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2-05 10:26:48


 
  E-7預警機是波音公司為澳大利亞、土耳其、韓國等國研製的出口型預警機,可執行預警監視、控制引導、邊境巡邏、反毒品與走私等任務。北約計劃後續採用該機逐步替代現役的E-3預警機。

  從以上可以看出,預警機的“娘家”屈指可數。但是,它在幾次較大的局部戰爭與衝突中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1982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在貝卡穀地的地空導彈陣地時,就先派出E-2C預警機在遠離貝卡穀地的地中海上空盤旋,嚴密監視敘軍防空導彈陣地和空軍基地動向。這種處境中,敘利亞軍機剛一升空即被以軍發現。預警機把敘利亞軍機的航向、航速、高度等數據不斷傳送給以軍戰機,同時提供最佳截擊方案和攻擊先後次序,摧毀敘軍26個導彈陣地,擊落敘軍80多架戰機,成為借助預警機信息優勢奪取勝利的一個經典戰例。

  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派出的E-2C預警機和E-3預警機也發揮了明顯作用。海灣戰爭中,美伊之間的空戰,有很多由E-3預警機上的控制員直接負責指揮引導。

  同樣是在海灣戰爭中,A-50預警機在黑海上空巡邏,監視著美軍戰機與巡航導彈活動情況,並將信息源源不斷發送至蘇聯軍隊司令部,被譽為警戒蘇聯空天的“全視之眼”。1996年車臣戰爭中,俄軍A-50預警機截獲了非法武裝首領杜達耶夫的手機通信信號,進而借此精確鎖定杜達耶夫所在位置,引導蘇-25戰機發射導彈,炸死了正在進行手機衛星通信的杜達耶夫。

  凡此種種,無不顯示著預警機的作用與威力,昭示著其在未來作戰中的巨大潛力。

  面對嚴峻威脅,或將迎來第三次“大換羽”

  預警機是空中聯合作戰體系的核心節點,是戰爭雙方都企圖予以重點攻擊的空中高價值目標。對這些作戰體系的節點和重心實施打擊,有可能取得全局性或決定性戰果。高性能隱身戰鬥機、遠程空空導彈/地空導彈、空基激光武器則能對預警機產生現實威脅。

  面對“重任在肩”和“多重殺手”,預警機的裝備形態及性能必將迎來第三次重大轉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